[转载]张家界、重庆行(二十一)重庆罗汉寺

原文地址:张家界、重庆行(二十一)重庆罗汉寺
作者: 老猫咪

出来才知道,原来这幢建筑就是五百罗汉堂。

罗汉寺,原名治平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民族路,是全国汉族地区重点寺庙之一,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至1067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佛教寺庙之一、重庆市佛教协会驻地。 罗汉寺因寺内有500余尊罗汉像而得名,据说可以通过数罗汉,找到自己的护法罗汉,预测日后生活中的吉凶祸福。截至2020年11月,寺内存有200多米的古佛岩,宋代摩崖石刻佛像400余尊,还有明碑亭、观音殿、弥勒阁等建筑。其中,大雄宝殿中有十六尊者塑像,包括明代的“西方三圣”铜铸像,缅甸的“释迦牟尼成道玉佛”等。

罗汉寺是一座活在现代化都市中的千年古刹。由于黄渤的电影《疯狂的石头》而成为网红古刹,这个不是偶然,因为实际中它最大的特色就是体现了禅宗所期待的生活修行的理念。大门的楹联“法门平等人天共仰,觉路光明凡圣同游”显示了这座千年古刹大隐隐于市的特点。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隆法和尚重修庙宇,并仿新都宝光寺建罗汉堂,泥塑五百阿罗汉,方改名罗汉寺。1942年罗汉寺遭日机炸毁,后修复。

“文化大革命”中,罗汉塑像全被捣毁,1984年政府拨专款重塑。始建时园池古迹今已湮没无闻,仅余“明碑亭”所嵌“西湖古迹”碑石,还依稀可辨字痕。 罗汉寺内长20多米的古佛岩,存有宋代摩岩石刻佛像400余尊,其中卧佛涅像(俗称“睡佛”)、观音像和供养人像等,风格颇近大足宝顶山石刻。大雄宝殿中有许多佛教艺术珍品,有十六尊者塑像,即释迦佛的16位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有明代的“西方三圣”铜铸像,缅甸的“释迦牟尼成道玉佛”,临摹印度壁画“释迦牟尼离宫出家图”等。 寺内藏经楼收存的大藏经、梵文和藏文经典,以及古籍字画等,大多为唐、明两代瑰宝。罗汉堂内造像总计524尊,皆泥塑像。其造型细腻精巧、神态逼真,常有善男信女至此,默数罗汉以测吉凶祸福。




出了湖广会馆,我们步行前往罗汉寺。

出来才知道,原来这幢建筑就是五百罗汉堂。

罗汉寺,原名治平寺,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民族路,是全国汉族地区重点寺庙之一,始建于北宋治平年间(1064至1067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佛教寺庙之一、重庆市佛教协会驻地。 罗汉寺因寺内有500余尊罗汉像而得名,据说可以通过数罗汉,找到自己的护法罗汉,预测日后生活中的吉凶祸福。截至2020年11月,寺内存有200多米的古佛岩,宋代摩崖石刻佛像400余尊,还有明碑亭、观音殿、弥勒阁等建筑。其中,大雄宝殿中有十六尊者塑像,包括明代的“西方三圣”铜铸像,缅甸的“释迦牟尼成道玉佛”等。

罗汉寺是一座活在现代化都市中的千年古刹。由于黄渤的电影《疯狂的石头》而成为网红古刹,这个不是偶然,因为实际中它最大的特色就是体现了禅宗所期待的生活修行的理念。大门的楹联“法门平等人天共仰,觉路光明凡圣同游”显示了这座千年古刹大隐隐于市的特点。




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隆法和尚重修庙宇,并仿新都宝光寺建罗汉堂,泥塑五百阿罗汉,方改名罗汉寺。1942年罗汉寺遭日机炸毁,后修复。

“文化大革命”中,罗汉塑像全被捣毁,1984年政府拨专款重塑。始建时园池古迹今已湮没无闻,仅余“明碑亭”所嵌“西湖古迹”碑石,还依稀可辨字痕。 罗汉寺内长20多米的古佛岩,存有宋代摩岩石刻佛像400余尊,其中卧佛涅像(俗称“睡佛”)、观音像和供养人像等,风格颇近大足宝顶山石刻。大雄宝殿中有许多佛教艺术珍品,有十六尊者塑像,即释迦佛的16位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有明代的“西方三圣”铜铸像,缅甸的“释迦牟尼成道玉佛”,临摹印度壁画“释迦牟尼离宫出家图”等。 寺内藏经楼收存的大藏经、梵文和藏文经典,以及古籍字画等,大多为唐、明两代瑰宝。罗汉堂内造像总计524尊,皆泥塑像。其造型细腻精巧、神态逼真,常有善男信女至此,默数罗汉以测吉凶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