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云南昆明-土主庙

(2022-12-25 11:56:45)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云南昆明-土主庙作者:正道-直行

土主庙位于云南昆明市官渡古镇,始建于唐南诏时期,历史上屡兴屡废,多次重修扩建,现存建筑为清代光绪十四年(1888)重建。

 

[转载]云南昆明-土主庙


 

土主庙供奉南诏三大保护神之一的摩诃迦罗大黑天神,其原型为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宇宙大神湿婆。天竺佛教初传南诏时,因俗而化、因地而化,成为“土主”。据《云南通志》载,土主庙“蒙氏城滇时建,滇人奉为土神,各村邑奉之,独在官渡者灵异”。南诏借助佛教统一云南,大黑天神功不可没,深得朝野敬重,“凡十户之邑,亦必祀之”,香火历千年而不衰。

 

 

[转载]云南昆明-土主庙



[转载]云南昆明-土主庙



土主庙内部设计为“八卦”形,即四合大院附四小院的形制,布局严谨,错落有致,近代历史上曾先后为多所学校使用。大殿单檐歇山顶,前廊后厦,穿斗式七檩粱架结构。尤其是正面檐下的雕花斗拱,共四层(术语称九跴四翘),每层又出45°斜拱,也称“如意拱”。每两拄间的斗拱多达6朵,层层累累,密密匝匝,组成一片巨大的斗拱网。所有拱头都雕刻成龙头、象首,施以五彩,使人眼迷神乱,仿佛有数百头神龙彩象翻腾向前,跃跃欲出。

 

 

[转载]云南昆明-土主庙



[转载]云南昆明-土主庙



“土主庙”斗拱装饰艺术精美绝伦.臻于化境,是清代建筑装饰艺术中形式主义、唯美主义发展到极端的表现。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却有不同意见称其为是脱离科学、脱离实用,甚至不惜损害建筑本体安全来追求唯美的行为。其论据为。斗拱作为檐柱之间的过渡结构,其功能是支撑出檐,使挑檐溜远而上翘,便于采光和出水,同时将整个屋顶的重量过渡在柱端。因此.斗拱的数量是服从结构的需要。而清代斗拱已经退化为纯装饰物件,不再具备结构功能。如土主庙为了唯美,斗拱数量大大增加,将成吨的木料压在梁上.不仅浪费,而且使大殿头重脚轻,损害了建筑体的稳定。这种违反建筑科学的美,富丽而繁缛,堂皇而不实,是清代建筑中一大流行病.也是我国传统殿堂建筑盛极而衰的表现。

 

 

[转载]云南昆明-土主庙



[转载]云南昆明-土主庙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