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回眸】瑞德奥综述03-漫步在日内瓦湖畔

原文地址:【回眸】瑞德奥综述03-漫步在日内瓦湖畔
作者: tigerzyz
日内瓦湖,瑞士南部与法国之间的界湖,在法国那边被称为莱蒙湖。无论是瑞士这边,还是法国那边,湖畔都有很多美丽的古老小镇,如瑞士这边的蒙特勒、沃韦、洛桑等。这些魅力小镇都有过辉煌的历史,曾经有很多历史名人在此居住,甚至是在这里终老生死。我们在日内瓦湖畔游览了两天,第一天 在日内瓦湖东岸,雨中游览了西庸城堡与浪漫之都-蒙特勒,浮船般的城堡、沿湖风光、鲜花之路令人回想;次日沿着日内瓦湖北岸向西,顺序游览卓别林的故乡沃韦、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所在地洛桑,这些过去只在媒体上向往的地方,如今历历在目,恍如梦中;最后折返向北前往瑞士首都伯尔尼(伯恩),去游览世界文化遗产伯尔尼老城。

西庸城堡 是一座中世纪水上城堡,位于日内瓦湖畔的Veytaux镇,四周环绕着美丽的日内瓦湖光与雄伟的阿尔卑斯山脉,由于它建立在日内瓦湖中的岩石上,远观给人以漂浮在水面上的感觉,是瑞士最负盛名的古迹之一。我们是在大雨中来到这里,好在是钻进城堡参观游览




由于历史过于久远,人们已经无法准确得知西庸城堡的起源,发现的有关西庸城堡的最早文字记录是1150年。建筑学家认为,城堡的底部基石是在11世纪修筑完成的。"西庸(chillon)"在法文中是"石头"的意思,也许它的得名就来源于它所在的那块凸出湖面的巨岩。城堡依偎着巨岩而建,石头垒砌支柱和拱形屋顶支撑起整座城堡。协调的外观,显而易见的坚固,牢固安全正是西庸城堡的特征



最初西庸城堡是做为控制南北水路与山间小道的军事 要塞。13世纪~14世纪时,这里成为了意大利王族萨伏依家族的领地,第二代萨伏依伯爵聘请勒著名建筑师梅尼耶将城堡设计改造成为家族避暑的夏宫。眼前的地宫就成为家族的储藏室和酒窖,特别的投影设计,让地宫里充斥着诡异。




在中世纪,地宫的曾经做过监狱,当年最多曾监禁了200名左右的囚犯。1532年日内瓦圣维克多修道院院长博尼瓦因主张日内瓦独立,被铁链锁在石柱上达四年之久,直到1536年3月29日瑞士人攻占古堡后,才获得释放。1816年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来西庸城堡参观时,听闻这段悲惨的历史,在石柱留下自己的签名,而后写下著名的长诗《西庸的囚徒》,西庸城堡也因此而名扬天下。

用铁链将博尼瓦主教锁在石柱上达四年之久的石柱与牢房。

这座承载了千年历史的古堡给了许多文人墨客无限灵感,除拜伦外,卢梭、雨果,拜伦、大仲马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迹并刻字留名。这里的石柱上有很多刻字,都是游客们留下的,刻上自己的名字,纪念自己“到此一游”,看来这个习惯不仅国人有,老外也如此。名人刻字叫签名留名,拜伦如此,老百姓刻字就叫破坏文物了。


城堡为中世纪风格,看上去有些破旧,但古迹相当丰富,包括防御塔楼、军火库、公爵居所、纹章大厅、礼拜堂等等。公爵主卧室的墙壁,据说以前是靛蓝色的,上面还绘有各种神兽,现在却已经是灰灰突突的一片,只能凭想象,重现当年的尊贵场景了。




城堡右侧有一片礁石,是拍摄城堡全景的最佳之地,可惜下雨,只能快速拍几张就离开了。




蒙特勒, 一座包含很多现代化因素的古老城市,坐落在烟波浩淼的日内瓦湖畔的山坡上,湖光山色之间,散布着教堂和幢幢民宅,小城以气候舒适的度假胜地而闻名于世。此外,蒙特勒是著名的羊胎素美容圣地,这种活细胞注射疗法吸引来无数名流、名模。湖边山坡上,漫山遍野都种植着用来酿造香醇美酒的葡萄,这里也是欧洲最著名的葡萄酒酿造之地。





鲜花大道。 蒙特勒小城比前两天我们在雪地高原见到的小镇都大,也更繁华,但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倒是湖边的鲜花大道可以去逛一逛。虽然没有什么名贵的花,但漫步在分布着一片片的花丛的湖边小道上,却是非常惬意。




雨后的日内瓦湖畔的风光随着漂泊的白云,千变万化,妩媚骄人,手中的相机快门自然也就不停地咔嚓作响,欢唱不绝。




这里是著名歌手、前皇后合唱团主唱佛列德马酋利最喜欢的地方,其屹立在湖边的雕像,更使得游人们慕名前往。



沃韦--卓别林的故乡 ,日内瓦湖东岸一小镇,一个留有许多世界名人足迹的地方。鲜花盛开的湖畔,葡萄园间的小径,宁静的环境,安逸的生活,一个绝对可以称作世外桃源的地方。

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所在地 。洛桑是日内瓦湖边的又一小镇,又是一处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小镇里最显目的建筑是圣母大教堂,也被称作“洛桑大教堂”,建于1175年,当年是为了奉献给统治罗马帝国的哈布斯家族鲁道夫国王,勃艮第最后一位国王鲁道夫三世(Rudolf III )即在此加冕。洛桑大教堂是洛桑市区内历史最悠久建筑,其高耸的哥德式尖塔耸入云霄,成为洛桑的标志。





站在教堂外面的平台上,可以俯瞰洛桑市容


奥林匹克公园 位于洛桑的日内瓦湖畔的一片坡地上,山下是一个碧波荡漾的小湖。这里是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总部所在地,1993年建成的奥林匹克博物馆也矗立在这里。不知为什么,相比我们雄伟豪华的奥运村,似乎感觉这里有些寒酸,过于简朴了。这大概是因为申办国总希望通过奥运会来彰显自己的伟大和与众不同,而作为国际奥利匹克运动会的组织者则更强调务实。
















我的头发已灰白,
但不是因年迈,
也不是像某些人那样骤感忧惶,
一夜之间变得白发斑斑;
我的肢体已佝偻,
但不是因劳累,
漫无尽头的歇息耗尽了活力,
是地牢的囚居把它摧毁。
因为我一如其他的死囚犯
注定与明媚的天地绝缘,
身上戴镣铐,门上有铁栏。
。。。。。。。。
。。。。。。。。


































前一篇:[转载]上海崇明-前卫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