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昆山锦溪 古镇游(上)

标签:
转载 |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由于二位老人年事已高,出去旅游,多数情况下,只能行走在平地上,到古镇、寺庙等自然和人文景观浏览,爬山或乘游艇之类不行。
门票也是前一晚在同程网上预定好的,到了那儿,报上手机号,就很方便的能买到票了。景区取票付款,有优惠,65元的门票55元。
一、小小插曲。
巧着呢,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天我们在景区门外的大广场上看到了令人眼晴一亮的一幕,那里正在举办《2013 锦溪镇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暨“庆端午”系列活动特色团队展示》。广场上有许多人身穿当地的乡土服装,正在进行彩排,三、五个人、或七、八个人围在一起,唱着民歌、或唱着他们当地方言的歌,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煞是好看。呵呵...就这,还真是第一次看到呢,我们驻足了片刻钟,感觉他们的表演自然、大方,很有地方的韵味。
进入真正的古镇,要经过一条长长的商业街,一直走到底,没了路,就是景区的入口处了。锦溪景区是依溪水而建,景区的入口处就在小溪边。大门口,工作人员把守挺严的,每张门票都要打一个洞,然后,放你进去。后来我们才知道,其实这是一个免费景点。在另外的几条路上,同样有好几个景点的入口,根本无人收费,可以自由进出。他们仅仅只在景点服务中心大门口那个进口处,设置了收费点。这不明摆着在坑我们这些外来人吗?其实,进入古镇里的几个观光点,是要收取门票的。
二、景区特色。
一进入景区,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水,但这水,已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清晰,而远眺,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极美的画卷。
所能看到的,就是著名的十眼长桥,也称十眼桥,与美丽的古莲池、庄严的文星阁、深邃的长堤回廊、秀丽的桃园,由此,勾勒出典雅的古莲景区。这桥有九柱十孔,全长52米,其外观造型非常的古朴别致,作为水乡中罕见的桥,也被人们称之为“小宝带桥”,是观湖赏月的极佳之地。
说起锦溪,有一志载:“一溪穿镇而过,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若锦带,故曰‘锦溪’”。
锦溪,是一个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吴越春秋,当吴王阖闾命伍子胥建造苏州城时,这里已成集镇,初显兴盛。
锦溪,是君妃恩爱的见证之地。史载,南宋孝宗的宠妃——陈妃病殁后,水葬在锦溪的五保湖中,锦溪也因此被御赐为“陈墓”,并沿用了830余年,直到1993年才恢复古名。
锦溪,是文人将相的眷恋之所。相传东晋大画家顾恺之在此隐居;明代诗人高启、文征明等亦在锦溪留下了众多诵景思物的千古诗文。
锦溪,是人文荟萃的书香之镇。书香锦溪,文运昌盛,人才辈出。天文学家朱文鑫,中科院院士陈华癸、秦国刚等为中华文明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锦溪赢得了声誉。
锦溪,是名副其实的收藏之乡。在古镇的核心区,15家民间收藏博物馆赋予了古镇旅游新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众多江南水乡的一个新亮点。
锦溪,是动人心魄的江南画卷。湖荡密布,河巷纵横,古桥联袂,尽显江南水乡特色。著名作家沈从文喻之为“睡梦中的少女”,冯英子称她“浓妆淡抹总相宜”,刘海粟赞她是“江南之最”……
如今,拥有众多名胜古迹的锦溪,仍然以这般如诗如画的水乡风貌,吸引着无数游客。若隐若现的陈妃水冢,风铃悦耳的文昌古阁,蛟龙卧波的十眼长桥,以及“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的传说,全国首创的古砖瓦博物馆,都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使淀山湖畔的这颗明珠更加璀璨夺目。
江南的锦溪与周庄同属昆山市,它的水巷街市、它的躬身石桥、它的水边人家都是周庄所具有的,所以人称“第二个周庄”。
三、值得一看。
锦溪,有三个值得称道的地方,人们看了,可谓:终生难忘。
1、桥梁众多。
锦溪桥梁星罗棋布,桥之密度国内罕见。在1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有古桥36座,密度远远超过了水城苏州的桥梁密度。这些建造于明清时期的桥梁,历经岁月风霜,依然保存完整。桥上的碑记、柱联、花纹等镌刻精巧细致。一座又一座苍颜斑驳、风格各异的古桥梁,形成了锦溪独特的桥文化,成为古桥镇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在36座桥中,最有名的有8座。它们是天水桥、太平桥、十眼桥、锦溪中和双桥、众安桥、溥济桥、普庆桥、里和桥。而天水桥俗称北观音桥,明代永乐5年由郭子敬捐资修建。历经600多年的风霜雪雨,仍保持着原有的风貌,抬眼望去,恬静幽雅,古意盎然。天水桥连同其他古桥一同构筑着锦溪镇的古朴与典雅。
2、砖瓦馆藏。
中国古砖瓦博物馆为锦溪首创,中国一绝。馆内藏品涉及瓦当、滴水、屋脊构件等14大件,2300多件展品揽括了从秦砖汉瓦到民国时期的各种建筑砖瓦和构件,应有尽有,堪称一部卷帙浩繁的建筑史长卷。入得馆内,各式各样的砖瓦便映入眼帘。
古砖,有巴掌大的窗花砖、有千年不毁的墓砖,还有经烧百天、用桐油浸透的金砖(在北京故宫的大殿里,铺着一种神奇的地砖,色泽圆润,历经数百年仍光亮如新,人称“金砖”。)等等,每一件都闪烁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艺术结晶。其中,十分罕见的“琴砖”,对我们来说,有着很浓的兴趣,据介绍,“琴砖”在西汉时原本是用来建筑墓室的,到了明清时期,才用它来搁置古琴,由于砖是空心的,轻轻扣之,磐然有声,可以使琴声产生共鸣,使琴声更加悠扬动听,故称之为“琴砖”。
古瓦,陈列品也很有特色,在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瓦当,是中国建材的一大组成部分。它安放在瓦楞下面,兼有护檐和装饰的功能,是一种特殊的瓦片。安放时弧型朝上的,称为滴水;安放时弧形朝下的,称为檐头。展品中,有一块灰色的长方形(形似城砖)砖,用136道工序、在窑中烧了120天、然后又在桐油中浸泡了100天,取出后还要进行风干。轻轻叩之,声音清脆。抚摸上去,坚实而滑润。
3、古董馆藏。
古董馆,乃是华东第一古董馆,系苏州薛仁生先生古玩收藏品陈列馆。薛仁生,号苦胆老人,绿缘堂堂主。原籍无锡,世居苏州。青年时代薛先生即投身于收藏事业,半个世纪来,积聚各类古玩藏器3000余件。仅自春秋战国至今2500年间的历代水盂精品就达800件。
此外,中国历代钱币珍藏馆、华夏天文馆、华夏奇石馆、中国宜兴紫砂博物馆等等,个个让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锦溪以古镇、古桥、古河为依托精心打造了“中国民间博物馆之乡”。这些展馆,不但为锦溪增添了一道亮丽的独特景观,也无形中为古镇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我们对于古镇的这些东西,一个都不放过,慢慢浏览,细细品味,感受它的美和精彩。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 [转载]昆山锦溪 <wbr>古镇游(上)](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