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杭州西湖——中山公园(5) 作者:叶老头
【15】绿云径
在中山公园的高处,有两座俏伶的假山,远远望去,犹如浮动的朵朵青云,故乾隆题曰“绿云径”。绿云径为乾隆皇帝御题的“行宫八景”之一,也是杭州孤山满清皇帝行宫的少数遗物之一。

此地密林笼翠,烟云滋润,寻幽探胜,尘襟尽掸;草木丛中更见假山奇峰苍劲挺拔,古意盎然,加上周围的花木衬托,望之蔚然深秀,特别清新幽静。

整组假山叠石用太湖石堆砌而成,显得气势自然而又幽雅。假山奇峰突兀,堆云砌玉般地矗立在眼前,如飘然的闲云。

绿云径是当年康熙喜爱之物,七窍玲珑的假山石,苍劲挺拔,古意盎然。只能凭空想象曾经的繁华。石上嵌有诗碑,刻诗描绘孤山景色,并赞其为国内园林之绝胜。诗后有一方篆章“政在养民”,据说是乾隆所写。

假山石侧面嵌有乾隆皇帝的四块诗碑,各题诗歌一首。其中一首:“径纡探绝胜,森秀入苍云。苔迹时留印,樵斤未许闻。蒙蒙湿鹤毳,濯濯润螺纹。谢傅东山好,微嫌丝竹纷。”这是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皇帝第一次到杭州时,驻跸西湖行宫,为绿云径赋的诗。有点遗憾,乾隆的题咏已模糊不清了!

【16】御碑亭、领要阁遗址
公园高处原建有御碑亭、要领阁等。亭毁阁圮,仅剩遗址。



领要阁原为清乾隆帝御题“行宫八景”之一。湖山幽邃,不可胜穷,只能略观大意,差领其要,故乾隆题曰“领要阁”。

乾隆赋诗题咏:“岚霭朝晡碧,湖山趣不穷。一时期领要,千古有高风。借问双峰侧,何殊六法中。惟观其大略,靖节许相同。”“领要”,指欣赏风景要能领会其中的真意,而“惟观其大略,靖节许相同”,又言观景不拘细微,要能体会陶渊明“不求甚解”的精神境界。领要阁原是行宫俯瞰整个西湖的最佳位置,现在,观景的视线已被茂盛的林木遮挡。



乾隆皇帝曾六次南巡,游览西湖,其所经临的名胜园墅,都要题咏赋诗。西湖景观经过其重新装点,清新妍美,湖山之丽再造一时极盛之境。清杭州行宫共有二座,其一是位于城内太平坊的织造署行宫,其二就是这里的西湖行宫。

由于西湖行宫位于城外的风景名胜区,乾隆对这里的环境极为喜爱,因而六次南巡均以西湖行宫为驻跸所在。遗憾的是,这座精美的宫阙,虽然深深地躲进西湖的中心,却依然逃不过战火,现仅存建筑台基与柱础。




清行宫遗址是西湖文化景观中的重大历史事件代表性史迹之一,曾为清代多位帝王出行西湖时的居住之地,见证了十八世纪上半叶康熙、乾隆南巡杭州,并对“西湖十景”进行“康熙钦定、乾隆题词”的史实,以及西湖景观因获得皇家推崇而再度振兴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咸丰十二年(1862),行宫毁于洪杨之役。192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原行宫一部分被改建为中山公园。

清行宫遗址保护工程通过园林工程与历史元素的巧妙结合,将西湖文化景观有效地融入到园林景观之中。


“四照亭内避风雨,天下景中展歌喉”,当人们在园内休憩、游览、晨练,怀念中山先生的同时,他们脚下的一砖一石、身边的一亭一景正在散发着浓浓的历史气息,向他们倾诉着公园厚重的文化底蕴。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两段历史的遗迹共存于同一空间和地点,向人们叙述着时代的变迁过程,展示了先辈们精巧的造园艺术,这正是杭州中山公园独特的魅力所在。

(照片拍摄于2022年7月29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