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与几何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2019-09-12 19:22:54)《图形与几何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北关小学 
一、课题研究进展情
首先,我们开始着手调查研究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现状及本校实际情况,确定了“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并写了立项申请。
然后,我们结合学生的学习现状,对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现状及方法进行了问卷、访谈、普遍调查,并查阅了相关有效的资料和文献,进行了科学分析。再根据我自己的教学经验归纳出适合学生、高效科学的教学方法。
再者,我们把理论与实践结合,撰写了开题报告并呈现于博客,通过专家引领,信息的反馈,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图形转化方法”的应用意识,并根据学生学习的效果对这些方法及时反思并适当调整。
接着,我校召开了课题组调研会议,首先对调查卷面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总结,并进行了书面报告;第二,我就本阶段的教学方法与研究及学生的完成效果进行了客观性地科学分析。从学生对图形转化的理解及对转化思想的兴趣等方面进行了调查我们把练习的作业类型及学生完成的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完成情况,总结出适合我们学生的特色的教学方法。
随后,我们开始整理自己的记录、课例、反思。在前段做好充分理论准备的基础上,我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反复的研究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使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认识再上一个台阶。
通过前阶段对本课题的研究,我收获颇多,学生在实践中经历体验数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真正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的转换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此课题的研究我会坚持不懈,更加执着。
二、存在的困难及解决思路
困难主要存在于:
1.课题组个别参研教师在教学中虽然开始将数学活动课真正落实,但放得不开,担心影响教学质量和升学业绩,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充分。
2.课堂教学的情景设计如何走向生活化、课堂练习设计如何走向效率化还有待提高。
3.对课堂中学生评价研究程度不够。现实中,有些教师只通过观察活动过程中,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气氛热烈与否,有时只通过随堂提几个问题来判断一节课的优劣,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4.研究成果的质和量有待提高。
5.教学内容僵化,形式单一,课外实践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一味只围绕书本知识,只把考试中会遇到的知识点,作为课外作业的中心。
解决思路:
1. 继续抓好理论学习,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积累教育资源,总结研究成果。
2. 切实抓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对课题研究状况不断进行认真及时的调查诊断。定期举办课题研究交流、研讨活动,发挥课题研究的示范作用,以促进我们老师共同成长。
3.充分调动老师对学生学习空间图形的指导,丰富课外知识,达到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4.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互相探究课题实施过程中的教学点滴,解决疑惑,交流经验。
5.加强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模式。每位参研人员依照课题研究的教学模式,对每学期每位教师的课题研究课从环节、过程、师生地位角色、学生学习方式、参与达成状态、课堂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评课。
6.深入进行课题研究,鼓励参加课题组老师大胆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对学生实践的学法指导,反复实践,对比分析,在实践中勇于探索,遵循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紧抓教学目标,按照基础——巩固——拓展,要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陌生为熟知。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