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毛囊角质细胞的培养条件与方法及具体操作步骤!
标签:
技术方法操作步骤 |
分类: 细胞 |
大鼠毛囊角质细胞是一种来源于大鼠正常皮肤组织的细胞,在毛囊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以下是具体介绍:
一、细胞特性
组织来源:正常皮肤组织。
细胞形态:呈铺路石状或不规则形。
生长特性:贴壁生长。
细胞鉴定:广谱角蛋白(PCK)免疫荧光染色为阳性,细胞纯度可达 90% 以上。
微生物检测:不含有 HIV-1、HBV、HCV、支原体、细菌、酵母和真菌等。
二、培养条件
培养基:通常使用基础培养基添加生长添加剂和双抗的完全培养基,具体配方因厂家而异。
培养环境:气相为 95% 空气和 5% 二氧化碳,温度为 37,培养箱湿度为 70%-80%。
传代比例:一般为 1:2 传代,倍增时间约为每周 2 至 3 次,每 2-3 天换液一次。
冻存条件:冻存液可选用 90% FBS、10% DMSO,或使用非程序冻存液。
主要功能:毛囊角质细胞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角质形成细胞,受毛乳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或信号因子等作用,会迅速发生分化增殖或凋亡,进而诱导毛囊进入生长期或退行期,维持毛囊始终处于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的周期性循环。
应用领域:主要用于科研领域,如角质细胞特异性基因敲除导致小鼠毛囊干细胞动员加快的研究等,有助于深入了解毛囊生长发育的机制以及相关皮肤疾病的发病原理。
三、大鼠毛囊角质细胞的培养方法
大鼠毛囊角质细胞的核心培养方法有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两类,具体操作如下:
1、原代培养(从组织获取细胞)
取材消毒:选取健康大鼠背部皮肤,用 75% 乙醇消毒后,剥离皮下脂肪和结缔组织,剪成小块。
毛囊分离:用胰酶或胶原酶消化皮肤组织,温和振荡后过滤,分离出完整毛囊。
细胞接种:将毛囊接种到铺有胶原蛋白包被的培养皿中,加入角质细胞专用完全培养基。
初始培养:置于 37、5% CO培养箱,静置 24-48 小时,毛囊会迁出角质细胞并贴壁生长。
2、传代培养(维持细胞增殖)
换液时机:原代细胞生长至培养皿 80%-90% 汇合时,弃去旧培养基,用 PBS 清洗 2 次。
消化解离:加入适量胰酶,37孵育 2-5 分钟,镜下观察到细胞变圆后,加入含血清的培养基终止消化。
离心重悬:1000-1500rpm 离心 5 分钟,弃上清,用新鲜完全培养基重悬细胞沉淀。
接种传代:按 1:2 或 1:3 的比例接种到新的包被培养皿中,继续培养并定期换液。
3、关键辅助技术
纯化方法:若存在杂细胞,可通过差速贴壁(利用角质细胞贴壁速度差异)或免疫磁珠分选去除。
冻存与复苏:细胞增殖稳定后可冻存,复苏时 37水浴快速解冻,离心后重悬接种,恢复培养。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提供微生物菌种保藏、测序、购买等服务,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服务平台,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种、菌种,ATCC菌种、细胞、培养基为一体的大型微生物查询类网站,自设设备及技术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