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生物实验时平板接种菌之后没有菌落生长怎么办?

(2025-11-11 14:53:16)
标签:

知识

教育

技术

文化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微生物实验时平板接种菌之后没有菌落生长怎么办?

 


百欧博伟生物:在微生物实验中,平板接种后未观察到菌落生长是常见问题,可能由操作失误、材料问题或环境条件不当等多种原因导致。以下从可能原因、排查方法和解决措施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帮助逐步定位问题:

 

一、接种物(菌种)相关问题

 

接种物是菌落生长的基础,若菌种本身存在问题,会直接导致无菌落。

 

1、菌种失活

 

可能原因:菌种保存不当(如冷冻温度过高、反复冻融、斜面菌种老化超过保质期)、传代过程中污染杂菌导致目标菌被抑制。

 

排查方法:

 

检查菌种保存记录,确认是否在有效期内(如斜面菌种通常 4保存不超过 1 个月,-80冷冻保存需加保护剂)。

 

取原始储备菌种重新接种,观察是否生长(排除传代过程中失活的可能)。

 

解决措施:

 

规范菌种保存:短期用斜面 4保存,长期用甘油管 - 80冷冻(甘油终浓度 15%-20%),避免反复冻融。

 

定期传代(如每月 1 次),确保菌种活性。

 

2、接种量不足或未接种成功

 

可能原因:接种环 / 针未蘸取到菌种(如液体菌种浓度过低、固体菌种挑取时未刮到菌体)、接种时菌液滴落或操作失误导致未转移到平板。

 

排查方法:

 

观察接种工具:接种环蘸取液体菌种后应有明显浑浊液滴,挑取固体菌种后可见少量菌苔。

 

重新接种时增加接种量(如液体菌种取 0.1-0.2mL 涂布,固体菌种多挑取一点菌苔)。

 

解决措施:

 

液体菌种可先测 OD 值(如大肠杆菌 OD600≈0.5 时浓度约 10^8 CFU/mL),确保浓度合适。

 

接种时动作规范:涂布法需将菌液均匀涂满平板表面,划线法确保每一区都与上一区交叉以获得单菌落。

 

二、培养基相关问题

 

培养基是微生物生长的营养来源,若培养基制备或处理不当,会抑制菌落生长。

 

1、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或被污染

 

可能原因:高压蒸汽灭菌参数错误(如压力不足、时间不够)、灭菌后未及时使用导致二次污染(如平板开盖暴露时间过长)。

 

排查方法:

 

检查灭菌记录:确认灭菌温度(121)、压力(0.1MPa)、时间(15-30 分钟,根据培养基体积调整)是否符合标准。

 

观察空白平板:将未接种的同批次平板同条件培养,若出现杂菌,说明培养基灭菌失败或污染。

 

解决措施:

 

严格灭菌操作:灭菌前检查灭菌器压力表、温度传感器是否正常,灭菌后待压力降至 0 再开盖。

 

平板制备后及时使用,暂存需倒置 4保存,避免超过 1 周。

 

2、培养基成分或 pH 不合适

 

可能原因:配方错误(如漏加关键营养成分,如氨基酸、生长因子)、pH 偏离目标菌适宜范围(如细菌通常 pH 7.0-7.4,真菌 pH 5.0-6.0)、添加了抑制剂(如抗生素对敏感菌的抑制)。

 

排查方法:

 

核对培养基配方:确认是否按比例添加成分(如 LB 培养基需胰蛋白胨、酵母提取物、NaCl)。

 

检测 pH:用 pH 计测量未灭菌的培养基,或观察培养基颜色(如含酚红的培养基,酸性呈黄色,碱性呈红色)。

 

确认是否误加抑制剂(如筛选抗性菌时加了抗生素,但目标菌无抗性)。

 

解决措施:

 

严格按照配方称量,灭菌前调整 pH 至适宜范围。

 

若需添加敏感成分(如抗生素、维生素),待培养基冷却至 50-60时再加入(避免高温破坏)。

 

3、培养基凝固不良

 

可能原因:琼脂添加量不足(通常 1.5%-2%)、灭菌时温度过高导致琼脂分解、倒平板时温度过低导致凝固不均。

 

排查方法:观察平板是否凝固(倾斜平板无流动),触摸是否有弹性。

 

解决措施:按配方添加琼脂,灭菌时间不超过 30 分钟(避免琼脂降解),倒平板时待培养基冷却至 50-60(手感微烫但不烫手)。

 

三、培养条件相关问题

 

即使接种物和培养基正常,培养环境不适也会导致无菌落。

 

1、温度不当

 

可能原因:培养温度偏离目标菌最适温度(如大肠杆菌 37,乳酸菌 30,真菌 28)。

 

排查方法:检查培养箱温度显示,用温度计校准实际温度(避免培养箱故障导致温度偏差)。

 

解决措施:根据菌种特性设置温度(如嗜热菌需 45-55,嗜冷菌需 10-15),定期校准培养箱。

 

2、气体环境错误

 

可能原因:需氧菌在厌氧环境中培养(如大肠杆菌需有氧)、厌氧菌在有氧环境中培养(如破伤风梭菌需厌氧)。

 

排查方法:

 

确认菌种呼吸类型:需氧菌可在普通培养箱生长,厌氧菌需厌氧罐(加厌氧袋)或厌氧工作站。

 

检查厌氧环境是否有效:厌氧袋是否产气(如美蓝指示剂厌氧条件下呈白色,有氧呈蓝色)。

 

解决措施:

 

需氧菌:普通培养箱(静置或摇床震荡增加溶氧)。

 

厌氧菌:使用厌氧罐,加入厌氧产气袋(如含亚硫酸钠的袋子),并密封确保无氧。

 

3、培养时间不足

 

可能原因:部分生长缓慢的菌种(如分枝杆菌、真菌)需要更长时间(细菌通常 1-2 天,真菌 3-7 天,分枝杆菌需 2-4 周)。

 

排查方法:延长培养时间(如细菌培养 48 小时,真菌培养 7 天)后观察。

 

解决措施:根据菌种特性设置培养时间,生长缓慢的菌种需标记并延长培养。

 

四、操作过程污染或干扰

 

操作不规范可能引入抑制剂或导致杂菌竞争,抑制目标菌生长。

 

1、接种工具灭菌不当

 

可能原因:接种环 / 针灭菌不彻底(如灼烧后未冷却,烫死菌种;或灭菌后触碰污染物)。

 

排查方法:观察接种环灼烧后是否完全红热(确保灭菌),冷却时是否接触桌面或其他物品。

 

解决措施:

 

接种环灭菌:灼烧至红热后,在无菌琼脂边缘冷却 3-5 秒(避免烫死菌种)。

 

灭菌后避免触碰任何非无菌表面。

 

2、杂菌污染抑制目标菌

 

可能原因:操作环境(超净台)污染、手或实验服污染,导致杂菌大量繁殖并抑制目标菌。

 

排查方法:观察平板是否有异常菌落(如颜色、形态与目标菌不同),或空白平板是否污染。

 

解决措施:

 

操作前紫外消毒超净台 30 分钟,用 75% 酒精擦拭台面和双手。

 

接种时避免说话、咳嗽,减少空气流动干扰。

 

五、系统排查建议

 

若以上单一原因未找到问题,可按以下步骤系统排查:

 

对照实验:用已知活性的标准菌种(如实验室保存的大肠杆菌 ATCC 25922)接种同批次平板,同条件培养。若标准菌种生长,说明问题在原始菌种;若不生长,说明问题在培养基或培养条件。

 

重复操作:严格按照标准流程重新接种(更换菌种、培养基、培养条件),排除偶然操作失误。

 

分步验证:分别验证“菌种活性”(接种液体培养基观察浑浊度)、“培养基有效性”(接种标准菌)、“培养条件”(用温度计和厌氧指示剂确认)。

 

通过以上排查,通常能找到无菌落生长的原因。关键是规范操作流程,做好实验记录(如菌种来源、培养基配方、培养条件等),以便快速定位问题。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对菌种、细胞、培养基、配套试剂等产品需求者的极优质服务,对购买项目的前期资料提供,中期合同保证,后期货物跟踪到最终售后的确保项目准确到位,都有相关人士进行维护,确保您在微生物菌种查询网中获得优质服务!也正因为此,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制药、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所院校、化工企业有着良好、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

微生物实验时平板接种菌之后没有菌落生长怎么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