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品厂车间防霉措施的前期准备与具体实施步骤及维护!

(2025-10-13 15:22:03)
标签:

知识

技术

方法

收藏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食品厂车间防霉措施的前期准备与具体实施步骤及维护!

 


百欧博伟生物:食品厂车间防霉措施的实施需遵循“前期准备→分区域实施→日常维护→监测优化”的逻辑,结合车间布局(如原料区、加工区、包装区、清洁区等)和生产流程,确保措施可落地、可追溯。以下是具体实施步骤:

 

一、前期准备:明确目标与责任,建立基础条件

 

在正式实施防霉措施前,需完成“硬件排查、方案制定、人员培训”三大基础工作,避免措施流于形式。

 

1、车间防霉风险评估(关键前置步骤)

 

排查重点区域:根据霉菌易滋生特点,标记高风险区域(如清洗区地面、原料暂存架底部、设备缝隙、墙角 / 窗台、通风口)和高风险环节(如原料拆包、清洗后设备晾干、成品冷却)。

 

记录风险点:例如“清洗区地面无坡度,每次清洗后积水 1 小时以上”“包装间通风不足,阴雨天湿度达 75%”“原料周转箱堆叠存放,内部潮湿”等,形成《车间防霉风险清单》。

 

2、制定专项方案与责任分工

 

明确目标:核心指标为“车间整体相对湿度≤60%、高风险区域(如包装间)≤55%;表面霉菌检测≤10 CFU/25cm²;无可见霉斑及霉味”。

 

责任到人:

 

车间主任:统筹防霉措施落地,每日检查执行情况;

 

操作工:负责本岗位设备 / 操作台的即时清洁、无积水;

 

清洁工:负责地面、墙面、公共区域的深度清洁与消毒;

 

品控员:每日监测温湿度、每周抽样检测霉菌,记录数据。

 

3、硬件改造与工具准备

 

硬件改造:针对风险清单整改,例如:

 

地面:对积水区域做 1-2°坡度处理,缝隙用环氧树脂填补;

 

设备:将原料架、操作台底部抬高 15cm,加装防潮垫;

 

通风 / 除湿:在包装间、原料区安装除湿机(按 100配 1 台工业除湿机),清洗区加装强排风扇。

 

工具准备:配置温湿度记录仪(每区域至少 1 台)、食品级清洁剂(如中性洗涤剂、柠檬酸)、消毒剂、吸水拖把、高压水枪、霉菌检测试纸等。

 

二、分区域实施:按“生产流程 + 区域特性”针对性防控

 

不同区域的霉菌风险(如原料区怕“受潮原料带菌”,加工区怕“食品残渣滋生”,包装区怕“成品吸潮发霉”)不同,需差异化实施措施。

 

1、原料接收与暂存区(核心:防止原料带菌 + 储存防潮)

 

实施步骤:

 

1)原料验收时:检查外包装是否有霉点、受潮(如纸箱变软),拆包前用干抹布擦拭外表面;对高风险原料(如谷物、果蔬)抽样检测霉菌(超标则拒收)。

 

2)暂存管理:原料离地 15cm、离墙 30cm 存放,袋装原料用塑料托盘垫高(避免接触地面潮气);开封后的原料需密封(如用夹子封口、套食品级塑料袋),并标注“开封日期”,48 小时内用完。

 

3)每日清洁:暂存架表面用干抹布擦拭(避免用水,防止原料受潮),地面用半干拖把清洁,确保无原料残渣;每周用含氯消毒液(500ppm)擦拭货架 1 次。

 

2、加工区(核心:清除食品残渣 + 设备无积水)

 

实施步骤:

 

1)生产中即时清洁:操作工每小时用干抹布擦拭设备表面(如搅拌桨、传送带),掉落的原料碎屑立即用刮板清理(避免残留变质);设备接料口下方放置接料盘,防止漏料污染地面。

 

2)生产后深度清洁:

 

设备:拆卸可拆卸部件(如滤网、刀片),用 60以上热水冲洗(高温抑制霉菌),缝隙处用毛刷清理,晾干后再组装(可放在通风架上,避免堆叠);

 

地面:先用高压水枪冲洗(重点冲角落),再用吸水拖把吸干水分,确保 30 分钟内无积水;墙角、设备底部用专用清洁刷清理(避免积污)。

 

3)环境控制:加工时开启通风,热加工后(如烘焙)及时开启排风扇,避免蒸汽聚集;冷加工区(如沙拉制作)保持温度 10-15,湿度≤60%。

 

3、清洗消毒区(核心:自身不成为霉菌污染源)

 

实施步骤:

 

1)清洗工具管理:拖把、抹布使用后用含氯消毒液(500ppm)浸泡 30 分钟,拧干后挂在通风处晾干(避免堆在桶里发霉);清洁桶每日用热水冲洗,底部不留积水。

 

2)地面与排水:清洗后地面用吸水拖把反复吸干,排水口加盖滤网(防止食物残渣堵塞,滋生霉菌),每日下班前用热水冲洗排水管道 1 次(冲走残留有机物)。

 

3)消毒频率:每日清洁后,用含氯消毒液(1000ppm)喷洒地面、墙面(高度 1.5m 以下),作用 30 分钟后通风晾干。

 

4、包装区与成品暂存区(核心:防潮 + 防孢子污染)

 

实施步骤:

 

1)温湿度控制:包装间 24 小时开启除湿机,温湿度记录仪每 2 小时记录 1 次(超过 60% 立即启动备用除湿机);成品暂存架远离窗户(避免雨天受潮),加装防尘罩(防止空气中霉菌孢子落在成品上)。

 

2)包装材料管理:纸箱、塑料袋拆开后未用完的部分,用密封袋封装(避免吸潮);包装前检查材料是否有霉点、异味(尤其是回收周转箱,需先消毒)。

 

3)成品防护:刚冷却的成品(如面包、饼干)需彻底晾干(表面无冷凝水)再包装;包装后标注生产日期,按“先进先出”原则存放,缩短暂存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

 

三、日常维护:形成“每日 + 每周 + 每月”闭环管理

 

防霉的核心是“持续控制”,需通过固定频次的操作,避免风险点反弹。

 

1、每日必做(操作工 + 清洁工)

 

班前:检查各区域温湿度(记录数据),查看设备、地面是否有积水或霉斑;

 

班中:操作工随时清理原料残渣,保持操作台干燥;清洁工每 2 小时巡查高湿区域(如清洗区),及时吸干积水;

 

班后:清洁工按“清洁→消毒→晾干”流程处理地面、设备;关闭门窗前确保所有区域无积水,除湿机 / 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2、每周必做(品控员 + 车间主任)

 

深度清洁:对设备缝隙、通风口滤网、墙角(用手电筒照查)进行彻底清理,用硬毛刷去除可能的霉斑;

 

消毒强化:用过氧乙酸(0.5%)对包装间、原料架进行喷雾消毒(关闭通风,作用 1 小时后通风);

 

工具检查:检查除湿机滤网是否堵塞(及时清洗)、温湿度记录仪是否准确(校准)、消毒剂浓度是否达标(用试纸检测)。

 

3、每月必做(品控部 + 设备部)

 

微生物检测:抽样检测车间空气(用沉降法)、设备表面(棉拭子取样)的霉菌数量,若超标(如表面>10 CFU/25cm²),追溯原因并整改;

 

硬件维护:设备部检查管道是否漏水(重点是清洗区水管)、地面是否有新裂缝(及时修补)、通风系统风量是否足够(不足则更换风扇)。

 

四、应急处理与持续优化:快速响应 + 避免重复问题

 

1、发现霉斑 / 超标时的应急步骤

 

立即隔离:用警示带圈出污染区域(如“墙角 1m² 范围有绿色霉斑”),暂停该区域相关生产,隔离可能接触的原料 / 成品;

 

彻底处理:戴手套用含氯消毒液(2000ppm)浸泡的抹布覆盖霉斑 30 分钟,再用硬毛刷清除(避免孢子扩散),重复消毒 2 次;

 

追溯原因:检查是否因漏水(如屋顶、管道)、除湿失效(如机器故障)、清洁不到位导致,记录《防霉应急处理单》,明确整改措施(如“更换破损水管”“增加除湿机数量”)。

 

2、定期复盘与优化

 

每月召开防霉会议,分析《温湿度记录表》《霉菌检测报告》《应急处理单》,例如:“发现每周三包装间湿度偏高(因原料进货量大,开门次数多)”,可调整为“周三进货后立即关闭门窗,开启备用除湿机”;

 

根据季节调整措施:雨季(如 6-8 月)增加除湿机运行时间(24 小时开启),冬季注意通风(避免暖气导致空气干燥但局部冷凝水)。

 

总结:实施关键原则

 

食品厂车间防霉的核心不是“一次性改造”,而是“通过标准化步骤,让‘控湿、清洁、消毒’成为日常习惯”。需注意:

 

措施要“可量化”(如“湿度≤60%”而非“保持干燥”);

 

责任要“可追溯”(谁检查、谁记录、谁整改需明确);

 

效果要“可验证”(通过检测数据而非“目测合格”)。

 

通过以上步骤,可从源头降低霉菌污染风险,保障食品在生产环节的安全。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对菌种、细胞、培养基、配套试剂等产品需求者的极优质服务,对购买项目的前期资料提供,中期合同保证,后期货物跟踪到最终售后的确保项目准确到位,都有相关人士进行维护,确保您在微生物菌种查询网中获得优质服务!也正因为此,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制药、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所院校、化工企业有着良好、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