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的核心原理和使用方法及适用范围!

标签:
技术方法收藏 |
分类: 培养基 |
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的核心原理和使用方法及适用范围!
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是专门用于支原体(尤其是依赖精氨酸代谢的支原体)分离、培养和增殖的液体培养基。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结构简单的原核微生物,营养需求苛刻,需在富含血清、氨基酸等成分的培养基中生长,而精氨酸支原体的生长尤其依赖精氨酸作为能量和代谢底物。
一、培养基的核心原理
支原体无法合成自身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其生长依赖外界提供的氨基酸、维生素、脂质(如血清中的成分)等。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的设计基于以下核心原理:
1、营养供给
基础成分(如牛肉浸粉、蛋白胨)提供氮源、维生素和矿物质,满足支原体基础代谢需求。
血清(通常为马血清或小牛血清)提供脂质、胆固醇和生长因子,支原体的细胞膜合成依赖这些成分(因支原体无细胞壁,细胞膜是其结构核心)。
2、精氨酸的关键作用
精氨酸是精氨酸支原体的核心能量来源:这类支原体可通过精氨酸脱氢酶分解精氨酸,产生 ATP(能量)和氨(NH),支撑其生长繁殖。
培养基中添加精氨酸可特异性促进该类支原体增殖,同时抑制不依赖精氨酸的微生物(一定程度上提高选择性)。
3、pH 缓冲与指示
培养基通常含酚红作为 pH 指示剂:精氨酸分解产生氨会使培养基 pH 升高,酚红由红色变为粉红色或紫红色,可通过颜色变化判断支原体是否生长(无需显微镜观察,直观便捷)。
二、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典型配方)
注:部分配方可能添加青霉素(抑制细菌,因支原体对青霉素不敏感),进一步提高选择性。
三、使用方法(完整流程)
1、培养基准备(若为干粉,需先配制)
溶解与灭菌:按配方称取干粉,加入去离子水搅拌溶解;分装至试管(每管 5-10mL),121高压灭菌 15 分钟(血清需灭菌后无菌添加,避免高温破坏成分)。
添加血清和抗生素:灭菌后冷却至 50左右,无菌操作加入过滤除菌的血清(终浓度 10-20%)和青霉素(若需,终浓度 100-200U/mL),混匀。
调 pH:灭菌后若 pH 偏离 7.2-7.4(支原体最适 pH),可无菌滴加无菌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
2、样本接种
样本类型:适用于临床样本(如呼吸道分泌物、尿道分泌物、组织匀浆)或支原体纯培养物的传代。
接种量:取 0.1-0.5mL 样本(或菌液),无菌操作加入培养基试管中,轻轻混匀。
阴性对照:同时设置未接种的空白培养基试管,排除污染或自身 pH 变化干扰。
3、培养与观察
培养条件:35-37恒温培养(需有氧环境,无需 CO培养箱),培养时间通常为 2-7 天(支原体生长较慢,需耐心观察)。
生长判断:
若支原体生长,精氨酸分解产生氨,培养基 pH 升高,酚红由红色变为粉红色或紫红色(颜色变化越明显,生长越旺盛)。
若 7 天后仍无颜色变化,且无浑浊(支原体生长一般不导致培养基浑浊,因数量较少),可判断为阴性。
4、后续操作(若阳性)
传代与纯化:取阳性培养物 0.1-0.2mL,接种至新鲜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或固体培养基(形成菌落),进一步纯化。
鉴定:结合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煎蛋状” 菌落)、生化试验或 PCR 检测,确认是否为目标支原体。
四、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支原体对污染敏感(细菌、真菌易快速繁殖抑制支原体),所有步骤需在超净工作台中进行,避免污染。
血清质量:血清需无支原体污染(选择正规厂商),否则会导致假阳性。
颜色变化的特异性:若培养基浑浊且变色,可能是细菌污染(需结合固体培养基菌落形态排除);纯支原体生长通常不浑浊,仅颜色变化。
保存条件:配制好的培养基 4冷藏保存,1 周内使用;避免反复冻融,否则血清成分易破坏。
五、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精氨酸依赖型支原体(如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等部分菌株)的分离培养和生长检测,广泛应用于临床微生物检验(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和实验室支原体研究。
通过以上原理和方法,可高效利用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完成支原体的培养与初步鉴定,其核心优势在于通过精氨酸选择性和 pH 指示,实现直观、特异性的生长检测。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提供微生物菌种保藏、测序、购买等服务,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服务平台,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种、菌种,ATCC菌种、细胞、培养基为一体的大型微生物查询类网站,自设设备及技术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欢迎广大客户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