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C培养基:广泛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学和工业微生物检测
(2025-09-15 15:26:28)
标签:
知识技术方法收藏 |
分类: 培养基 |
TGC 培养基(Thioglycollate Medium)是一种用于培养厌氧、微需氧和需氧微生物的通用液体培养基,尤其适用于厌氧菌的分离、培养和活力检测。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化学物质创造梯度氧环境,满足不同氧需求微生物的生长,广泛应用于临床微生物学和工业微生物检测。
一、TGC 培养基的原理
TGC 培养基的核心设计围绕 “氧梯度环境” 构建,主要通过以下成分实现:
1、硫代乙醇酸钠(Thioglycollate)
这是培养基的关键成分,作为还原剂可消耗环境中的氧气,降低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位。其浓度通常为 0.05%~0.2%,能在培养基中形成从表面到底部的氧梯度:
培养基表层因接触空气,氧气含量较高,适合需氧菌生长;
中层氧气含量较低,适合微需氧菌生长;
底层几乎无氧(还原环境),适合厌氧菌生长。
2、琼脂(Agar)
通常添加 0.05%~0.1% 的低浓度琼脂,其作用是减缓培养基中氧气的扩散速度,稳定氧梯度,避免因震荡导致氧气分布均匀化。
3、营养基础成分
含胰酪蛋白胨、大豆蛋白胨、葡萄糖等,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维生素和矿物质,满足各类微生物的营养需求。
4、指示剂(可选)
部分配方添加亚甲蓝或刃天青作为氧化还原指示剂:
有氧环境中呈蓝色(亚甲蓝)或粉红色(刃天青);
无氧环境中呈无色,可直观判断培养基的还原状态和氧梯度位置。
二、TGC 培养基的使用方法
1、培养基的制备
配方(典型):胰酪蛋白胨 15g、大豆蛋白胨 5g、葡萄糖 5g、氯化钠 2.5g、硫代乙醇酸钠 0.5g、琼脂 0.75g、水 1000mL,pH 调至 7.2±0.2(25)。
制备步骤:
按配方称量各成分,溶于蒸馏水中,加热溶解;
分装于试管(约 15mL / 管)或锥形瓶中,121高压蒸汽灭菌 15 分钟;
灭菌后趁热直立放置,冷却至室温(此时琼脂凝固,形成直立的柱状培养基);
若含指示剂,新鲜培养基应呈无色或淡粉色(若表层氧化呈蓝色 / 粉红色,可在 80水浴中加热 10 分钟还原,冷却后使用)。
2、接种方法
样本类型:适用于临床标本(如血液、脓液、组织匀浆)、食品样品或环境样品中各类微生物的培养。
操作步骤:
用无菌接种针或吸管取待检样本,垂直刺入培养基底部(避免过度搅动,防止破坏氧梯度);
若为液体样本,可直接滴加 1~2 滴于培养基表面或深层;
接种后轻轻混匀(仅表层轻微晃动),避免氧梯度紊乱。
3、培养条件
温度:通常 35~37培养,部分微生物(如嗜冷菌)需调整至 20~25。
时间:根据目标菌生长速度而定,厌氧菌一般需培养 48~72 小时,需氧菌可在 24~48 小时观察结果。
观察指标:
需氧菌:多在培养基表层生长,形成浑浊或菌膜;
微需氧菌:在培养基中层(氧含量较低区域)生长;
厌氧菌:在培养基底层(无氧区域)生长,形成沉淀或浑浊。
4、注意事项
避免反复开盖:接种和观察时减少试管开盖次数,防止氧气大量进入破坏底层厌氧环境。
新鲜度:培养基需现配现用,存放时间不宜超过 1 周(4冷藏),若指示剂显示表层氧化范围过大(超过 1/3),需重新加热还原后使用。
无菌操作: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否则可能掩盖目标菌的生长。
三、应用场景
临床检测:用于血液、伤口分泌物中厌氧菌(如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和需氧菌的同时培养,辅助诊断感染类型。
微生物鉴定:通过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位置,初步判断其氧需求类型(需氧、厌氧、微需氧)。
无菌检查:用于药品、生物制品的厌氧菌无菌性检测,确保无厌氧致病菌污染。
TGC 培养基的核心优势在于 “一管多能”,无需单独设置厌氧环境即可同时培养不同氧需求的微生物,操作简便且成本低,是微生物实验室常用的基础培养基之一。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对菌种、细胞、培养基、配套试剂等产品需求者的极优质服务,对购买项目的前期资料提供,中期合同保证,后期货物跟踪到最终售后的确保项目准确到位,都有相关人士进行维护,确保您在微生物菌种查询网中获得优质服务!也正因为此,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制药、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所院校、化工企业有着良好、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