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实验室玻璃器皿的管理要点与规范及安全注意事项!
(2025-08-19 14:38:55)
标签:
知识方法注意事项 |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
微生物实验室玻璃器皿的管理要点与规范及安全注意事项!
百欧博伟生物:微生物实验室的玻璃器皿管理是保障实验安全、结果准确和人员健康的核心环节。其管理涉及从采购、使用、清洗、灭菌、储存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以下是一套系统化的管理要点:
核心原则:无菌、洁净、无残留、无损伤、可追溯
一、采购与验收:
1、材质要求:首选耐高温高压(121°C以上)的硼硅酸盐玻璃,具有低膨胀系数、耐化学腐蚀、耐热冲击性能。
2、规格与标识: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规格。新购入器皿应有清晰、持久的体积刻度(最好蚀刻)和耐高温标识。
3、质量检查:验收时检查是否有裂纹、气泡、划痕、变形或刻度模糊不清。劣质玻璃在灭菌或实验中易破裂,造成危险。
二、使用:
1、明确用途:不同器皿(培养皿、试管、三角瓶、移液管、量筒、烧杯等)有特定用途,严禁混用,尤其避免盛装强腐蚀性或剧毒物质后未经彻底处理用于微生物实验。
2、无菌操作:
接触微生物培养物或无菌区域的器皿必须预先灭菌。
开启灭菌包装/容器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避免手部或环境微生物污染。
3、避免污染:
使用过程中防止口、手接触器皿内壁及管口。
移液管必须使用移液器或洗耳球,严禁口吸。
暂时不用的灭菌器皿应及时盖好盖子或封口。
4、安全操作:小心取放,避免碰撞。处理热玻璃(如刚灭菌后)需使用隔热手套。
三、污染后处理与清洗:
最关键步骤!目标是去除所有有机物、无机物残留及潜在的微生物污染物。
1、初步处理(立即!):
含病原微生物的器皿:必须先灭菌(高压蒸汽灭菌121°C,15-30分钟)后清洗!严禁直接清洗,以防生物安全风险。
非病原微生物/普通培养物器皿:使用后立即浸泡在含有适量消毒剂(如1%次氯酸钠溶液、70%乙醇)的水中,防止培养物干涸难以清洗。
2、去除污染物:
倒掉内容物(遵循生物安全规定)。
用刷子(试管刷、瓶刷)蘸取洗涤剂(实验室专用中性或碱性洗涤剂)彻底刷洗内外壁。对于顽固残留,可浸泡在洗涤剂溶液中过夜。
特殊残留:
油脂类:用热碱液或有机溶剂清洗。
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考虑使用蛋白酶、核酸酶溶液浸泡。
无机盐、金属离子:用稀酸浸泡后彻底冲洗。
3、强效清洗(必要时):
重铬酸钾洗液(铬酸洗液):传统强效氧化洗液,对去除有机残留效果极佳。但剧毒、致癌、强腐蚀、污染环境!使用必须极其谨慎:
仅用于最难清洗的器皿(如比色皿、定量实验器皿)。
严格防护:耐酸手套、护目镜、防护服、通风橱内操作。
器皿需干燥后浸泡(防止稀释失效)。
浸泡时间不宜过长(通常数小时至过夜)。
回收利用直至颜色变绿失效。
废弃处理:必须作为危险化学废物严格收集处理,严禁随意倾倒!
替代方案(推荐):尽量使用环保型商业实验室专用强效清洗剂(如碱性过氧化物清洗剂、含螯合剂的清洗剂)替代铬酸洗液,效果接近且更安全环保。
4、彻底冲洗:
用自来水反复、充分冲洗器皿内外壁,至少10次以上,确保无任何洗涤剂或清洗剂残留(残留会影响微生物生长或后续实验)。
最终漂洗:必须使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冲洗2-3次,去除自来水中的离子,防止烘干后留下水渍。
5、干燥:
自然晾干:倒置在洁净、无尘的沥水架或烘箱专用托盘上,置于通风、防尘处自然晾干。是首选方式,尤其对于不能烘干的器皿(如带刻度量器)。
烘箱烘干:设置温度60-80°C(避免过高温度导致玻璃应力变化或损坏刻度)。适用于耐高温且需快速干燥的器皿(如试管、培养皿、三角瓶)。确保内部完全干燥。
四、灭菌:
1、目的: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
2、方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首选):121°C, 15 psi, 15-3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装载量和器皿类型调整)。适用于绝大多数耐热玻璃器皿。
干热灭菌法:160-180°C, 2小时以上。适用于不耐湿热(如带锋利边缘的器皿、粉剂、油剂容器)或要求绝对干燥的器皿(如用于高温烘干的空瓶)。注意: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损坏玻璃或刻度。
3、包装:
灭菌前需妥善包装以保证灭菌后无菌状态:
培养皿:装入不锈钢筒或专用纸袋/塑料盒。
试管、三角瓶:管口/瓶口用透气性封口膜(如医用透气胶带、专用灭菌封口纸)、铝箔或棉塞(需外加牛皮纸包扎)封好。
移液管:尖端塞入脱脂棉(防污染),放入金属筒或专用纸袋。
4、灭菌验证:定期使用化学指示卡/胶带和生物指示剂(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孢子条)验证灭菌效果。
5、冷却与取出:灭菌后,让压力自然降至零,温度降至80°C以下再打开锅门,防止玻璃因骤冷爆裂和蒸汽烫伤。取出时避免触碰封口材料内侧。
五、储存:
1、环境:清洁、干燥、无尘的专用柜或区域。避免阳光直射。
2、包装:
保持灭菌时的包装状态直至使用前打开。
未灭菌的洁净干燥器皿也应加盖或用洁净材料覆盖防尘。
3、状态标识:储存区域或容器上应有清晰标识(如“已灭菌 - 无菌” / “已清洗 - 待灭菌” / “洁净 - 非无菌”)。
4、有效期:对已灭菌物品应标注灭菌日期,并遵循实验室规定的有效期限(通常1-4周,视包装和储存条件而定),过期需重新灭菌。
5、取用原则:遵循“先进先出”。
六、检查与维护:
1、日常检查:每次使用前后及清洗过程中,仔细检查器皿是否有:
裂纹、缺口、星痕:立即淘汰!高压灭菌时易爆炸,使用中易破裂。
严重划痕:影响透明度,易藏污纳垢难以清洗灭菌。
变形:可能导致密封不严或受热不均破裂。
刻度模糊不清:影响定量实验准确性。
2、清洗效果检查:清洗干燥后,器皿内壁应形成均匀水膜(不挂水珠),表明无油脂残留。挂水珠需重新清洗。
七、报废:
1、报废标准:
有裂纹、缺口、严重划痕、变形。
刻度严重磨损或模糊无法辨认。
经多次清洗仍无法去除顽固残留。
因接触剧毒或放射性物质而无法安全去污。
2、报废处理:
普通破损/淘汰器皿:放入专用、坚固、有清晰标识(如“碎玻璃”、“锐器”)的耐扎容器中,作为一般实验室固体废物处理。
生物污染过的:必须先灭菌,再按普通碎玻璃处理。
化学污染过的:评估污染物性质,按危险化学废物要求处理(如含重金属、剧毒物)。
放射性污染过的:按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处理。
严禁混入普通生活垃圾!
八、记录与管理:
1、建立SOP:制定详细的《玻璃器皿清洗灭菌操作规程》、《玻璃器皿管理规程》等标准操作程序。
2、使用记录:关键实验建议记录重要器皿的使用情况(如用于何种实验、是否接触特殊物质)。
3、灭菌记录:详细记录每次灭菌的日期、设备编号、程序参数、装载物品、操作者、化学/生物指示剂结果。
4、维护与校准:定期对清洗设备(如洗瓶机、超声波清洗机)、灭菌设备(高压锅、烘箱)进行维护和校准。
5、培训:对所有涉及玻璃器皿操作、清洗、灭菌、管理的人员进行充分培训,确保其掌握安全操作、清洗灭菌要点、生物安全防护和废物处理要求。
安全注意事项:
生物安全:处理污染器皿始终是最高优先级,严格遵循生物安全等级要求,务必先消毒/灭菌后清洗。
化学安全:使用腐蚀性清洗剂(酸、碱、洗液)时,必须在通风橱内操作,佩戴耐化学腐蚀手套、护目镜、防护服。
物理安全:小心轻放,防止割伤;处理热玻璃使用隔热手套;使用耐扎容器处理碎玻璃。
个人防护:清洗、灭菌、处理破损器皿时,始终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实验服、手套、护目镜/面罩)。
总结:
微生物实验室玻璃器皿的有效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实验室全体人员的高度重视和严格执行。核心在于彻底的清洗、可靠的灭菌、规范的储存和严格的检查报废。遵循标准化操作流程(SOP)、强化人员培训、完善记录管理并始终将安全(生物安全、化学安全、物理安全)放在首位,是保障实验室高效、安全运行和实验结果可靠性的基石。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超低温冰箱,生物安全柜等仪器设备可进行对微生物分离、鉴定等常规的分子实验研究。对我国生命科学研究、生物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需求进行积极的面对社会乃至国外收集保藏提供微生物菌种资源。在保证生物安全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前提下,为工农业生产、卫生健康、环境保护、科研教育提供微生物物种资源、基因资源、信息资源和专业技术服务。
除此之外,我们还拥有对菌种、细胞、培养基、配套试剂等产品需求者的极优质服务,对购买项目的前期资料提供,中期合同保证,后期货物跟踪到最终售后的确保项目准确到位,都有相关人士进行维护,确保您在微生物菌种查询网中获得优质服务!也正因为此,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制药、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所院校、化工企业有着良好、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