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检测原理与检测方法及检测流程关键环节!
(2025-08-13 14:38:47)
标签:
技术方法操作流程 |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
百欧博伟生物:微生物检测的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识别、分离、计数或鉴定样品中存在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其核心目标是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特定的微生物(定性检测)或有多少数量的微生物(定量检测),并评估其对健康、环境、产品质量或生产过程的影响。
检测原理和方法多种多样,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基于微生物生长(培养法)
这是最经典和基础的方法,利用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能够生长繁殖的特性。
1、原理:
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培养基)、合适的温度、湿度、pH值和气体环境(需氧、厌氧等)。
将样品(或样品稀释液)接种到培养基上。
目标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会生长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菌落形成单位,CFU)或引起培养基的特定变化(如浑浊、产气、颜色变化)。
2、方法:
平板计数法:将样品或稀释液涂布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培养后计数菌落数,计算样品中的微生物浓度(CFU/g或CFU/mL)。
最大可能数法:将样品接种到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液体培养基试管中,根据生长情况(如产气、浑浊)统计阳性管数,通过MPN表估算微生物浓度。适用于生长缓慢或不易在平板上形成菌落的微生物。
选择性/鉴别性培养:
选择性培养基:添加抑制非目标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如抗生素、染料、盐),只允许目标微生物生长(如SS琼脂分离沙门氏菌/志贺氏菌)。
鉴别性培养基:添加特定指示剂或底物,使目标微生物菌落呈现独特特征(如颜色、光环),便于区分(如EMB琼脂区分大肠杆菌)。
富集培养:先将样品接种到利于目标微生物快速生长的液体培养基中,使其数量增加,再进行分离鉴定。特别适用于样品中目标菌数量少或有大量背景菌干扰的情况。
3、优点:直观,是金标准,可进行后续鉴定(形态、生化),能检测活菌。
4、缺点:耗时长(通常需要24小时到数天甚至数周),某些微生物难以培养或不可培养,无法检测处于“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细菌。
二、基于微生物形态和生化特性
通常在培养法获得纯培养物后使用,用于鉴定微生物种类。
1、原理:
形态学观察: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个体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等)、大小、排列方式、有无鞭毛、芽孢、荚膜等;观察菌落形态(大小、形状、颜色、边缘、表面、透明度等)。
生化试验:利用不同微生物具有不同的酶系统,分解特定底物或产生特定代谢产物的能力不同。通过检测这些生化反应(如糖发酵、产酸产气、产硫化氢、吲哚试验、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来鉴定微生物。
2、优点:相对简便,成本较低,是传统鉴定方法。
3、缺点:耗时长(需培养+试验),部分生化反应不特异,自动化程度有限。
三、基于免疫学反应
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
1、原理:
微生物或其特定成分(抗原)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制备针对目标微生物特定抗原的抗体(单克隆或多克隆)。
将抗体或抗原标记上可检测的信号(酶、荧光素、胶体金、乳胶颗粒等)。
当样品中的目标抗原与标记的抗体(或反之)相遇时,会发生特异性结合,通过检测信号来判断目标微生物的存在与否。
2、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将抗体或抗原固定在固相载体上,加入样品和标记物,通过底物显色反应进行检测(定量或定性)。
侧向层析免疫层析:如快速检测试纸条(COVID-19抗原检测试纸)。样品在膜上层析,抗原与标记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被检测线捕获显色。
免疫荧光:用荧光素标记抗体,与样品中的抗原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
凝集试验:将抗体吸附在乳胶颗粒等载体上,与样品中的抗原结合后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
3、优点:速度快(几分钟到几小时),特异性较高,操作相对简便(尤其快速检测条),可用于直接检测样品中的抗原(无需培养)。
4、缺点:灵敏度有时不如培养法或分子法,可能出现交叉反应(假阳性)或灵敏度不足(假阴性),需要制备高质量的抗体。
四、基于核酸(分子生物学方法)
检测微生物特有的基因序列(DNA或RNA)。
1、原理:
所有微生物都含有独特的核酸序列。
利用核酸杂交或扩增技术来特异性检测这些序列。
2、方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在体外大量扩增目标DNA片段。通过凝胶电泳或荧光检测判断扩增产物存在与否。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PCR扩增过程中实时监测荧光信号,既能定性又能精确定量目标核酸。
逆转录PCR:用于检测RNA病毒。
多重PCR: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同时扩增多个目标基因。
核酸杂交:如原位杂交、基因芯片。用标记的已知核酸探针与样品中的目标核酸进行杂交,检测杂交信号。
基因测序:直接测定微生物的核酸序列(如全基因组测序),进行最精确的鉴定和分型。
等温扩增技术:如环介导等温扩增、重组酶聚合酶扩增等。在恒定温度下快速扩增核酸,无需PCR仪,适合现场检测。
3、优点: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速度快(几小时),可检测不可培养或难培养的微生物,能进行精确鉴定和分型(测序)。
4、缺点:设备成本较高(尤其是测序),操作技术要求高,无法区分死菌活菌(除非结合活菌染料等特殊方法),可能受样品中抑制物影响。
五、其他物理化学方法
1、流式细胞术:将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染色(如核酸染料、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通过流式细胞仪快速计数和分类。可区分活菌死菌。
2、生物传感器:利用固定化的生物识别元件(抗体、酶、核酸、细胞)与目标微生物或其代谢物结合,产生可测量的物理化学信号变化(光、电、声等)。
3、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通过分析微生物细胞或提取物中蛋白质/肽段的质谱图谱,与数据库比对进行快速鉴定。
六、检测流程的关键环节
无论哪种方法,一个完整的微生物检测通常包括:
1、样品采集:无菌操作,代表性采样,正确保存和运输。
2、样品处理:均质、稀释、过滤、富集等,使微生物处于可检测状态并去除干扰物。
3、检测:应用上述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检测。
4、结果判读与分析:根据标准、对照和检测方法的原理解读结果,判定目标微生物的有无、数量或种类。
5、报告:准确记录和报告检测结果。
七、总结
微生物检测的原理是多元化的,核心在于利用微生物的生长特性、形态结构、生化反应、抗原性以及独特的核酸序列作为检测的靶标。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检测目的(定性/定量、鉴定到种/属/株)、目标微生物特性、样品类型、所需速度、成本预算和实验室条件等因素。现代微生物检测往往结合多种方法,以提高准确性、速度和通量。理解这些基本原理有助于正确选择和应用检测方法,解读检测结果。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对菌种、细胞、培养基、配套试剂等产品需求者的极优质服务,对购买项目的前期资料提供,中期合同保证,后期货物跟踪到最终售后的确保项目准确到位,都有相关人士进行维护,确保您在微生物菌种查询网中获得优质服务!也正因为此,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制药、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所院校、化工企业有着良好、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