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转化与平板筛选的关键步骤及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
(2025-07-25 15:14:26)
标签:
技术方法注意事项 |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
细菌的转化与平板筛选的关键步骤及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
细菌转化和平板筛选是分子生物学中用于将外源DNA导入细菌并筛选成功转化体的关键技术。以下是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细菌转化
1、定义:将外源DNA(如质粒)导入细菌细胞内,使其获得新遗传特性的过程。
2、关键步骤:
(1)制备感受态细胞:
常用化学法或电击法使细胞膜通透。
感受态细胞处于可吸收DNA的“敏感”状态。
(2)DNA导入:
化学转化:DNA与感受态细胞冰浴混合 → 42热激(90秒)→ 冰浴恢复。
电击转化:高压电脉冲短暂击穿细胞膜,促进DNA进入。
(3)恢复培养:
加入LB培养基,37摇床培养1小时,使抗性基因表达。
3、影响因素:
感受态细胞质量(效率:化学法约10-10 CFU/μg,电击法可达10-10¹)。
DNA纯度及浓度(推荐10-100 ng DNA)。
热激/电击条件优化(时间、温度、电压)。
二、平板筛选
1、原理:利用质粒携带的抗生素抗性基因筛选转化成功的细菌。
2、步骤:
(1)涂布平板:
将转化后的菌液涂布于含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的琼脂平板。
37倒置培养12-16小时。
(2)菌落观察:
成功转化的细菌形成单菌落,未转化菌被抑制。
3、进阶筛选方法:
蓝白斑筛选(α互补):
质粒含LacZ基因片段,插入外源DNA破坏其功能。
在含X-gal的平板上,未插入DNA的菌落呈蓝色,插入的为白色。
4、注意事项:
抗生素浓度需准确(如氨苄青霉素100 μg/mL)。
避免交叉污染(阴性对照:不加DNA的菌液涂板)。
菌落过密时需稀释菌液后重新涂布。
三、验证与优化
1、阳性对照:使用已知质粒验证转化效率。
2、质粒鉴定:
挑取单菌落扩大培养后提取质粒。
通过PCR、酶切或测序确认插入片段正确性。
3、常见问题:
无菌落:检查抗生素有效性、DNA质量、感受态细胞活性。
假阳性:优化蓝白斑条件或增加双抗生素筛选。
四、总结
细菌转化与平板筛选是基因克隆的核心步骤,需严格操作条件并合理设计对照。通过抗性筛选和辅助方法可高效获得重组菌,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提供微生物菌种保藏、测序、购买等服务,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服务平台,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种、菌种,ATCC菌种、细胞、培养基为一体的大型微生物查询类网站,自设设备及技术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欢迎广大客户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