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培养基质量控制标准之物理化学与微生物学指标!
(2025-07-23 15:15:36)
标签:
知识教育文化 |
分类: 培养基 |
百欧博伟生物:常用固体培养基的质量控制标准通常涵盖物理化学、微生物学及无菌性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培养基的性能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以下是主要质量控制标准及示例:
一、物理化学指标
1、pH值
不同培养基的pH范围需符合规定(如营养琼脂:7.2±0.2;麦康凯琼脂:7.1±0.2)。
检测方法:使用校准后的pH计测量灭菌后的培养基。
2、凝胶强度
琼脂浓度需适中,确保培养基凝固均匀、无裂纹(通常琼脂含量1.5%-2.0%)。
检测方法:倾注平板后观察凝固状态,倾斜45°不流动。
3、水分含量
干燥培养基的水分含量需≤5%,避免结块或潮解。
4、外观
颜色均匀(如血琼脂呈暗红色,SS琼脂呈浅黄色),无杂质、气泡或干裂。
二、微生物学指标
1、生长率测试
目标菌:接种标准菌株(如大肠埃希氏菌ATCC 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培养后观察菌落大小、形态是否典型。
合格标准:菌落数量与理论值差异≤50%,且无抑制现象。
2、选择性培养基测试
支持目标菌生长:如麦康凯琼脂上大肠埃希氏菌应形成红色菌落。
抑制非目标菌:如麦康凯琼脂上金黄色葡萄球菌应被抑制。
示例:SS琼脂应支持沙门氏菌生长(黑色菌落),抑制大肠埃希氏菌。
3、特异性反应
生化反应验证(如巧克力琼脂上的流感嗜血杆菌需依赖V因子生长)。
三、无菌性检查
抽样检测
随机抽取3%-5%的培养基平板,置合适温度培养24-48小时,观察有无污染菌生长。
合格标准:无任何微生物生长。
四、稳定性与储存条件
1、有效期
未开封干燥培养基:2-25保存,有效期2-3年。
已灭菌液体培养基:2-8保存,建议1周内使用。
倾注平板:密封后2-8保存≤1个月,避免干燥。
2、复溶与灭菌验证
灭菌后培养基需重新检测pH和性能,避免过热破坏成分(如血琼脂避免高温灭菌)。
五、标准菌株与质控频率
1、标准菌株
使用ATCC或等效机构提供的菌株(如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用于选择性测试)。
2、质控频率
每批新购培养基需检测;常规使用中每季度或更换供应商时复查。
六、常见培养基示例
培养基类型
营养琼脂
血琼脂
巧克力琼脂
麦康凯琼脂
SS琼脂
七、记录与报告
记录所有质控数据(pH、菌株生长情况、无菌性结果等)。
不合格批次需标识、隔离并追溯原因。
八、总结
固体培养基的质控需结合物理化学验证、微生物性能测试及无菌性检查,遵循标准操作流程。定期质控可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避免因培养基问题导致的假阴性/阳性结果。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提供微生物菌种保藏、测序、购买等服务,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服务平台,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种、菌种,ATCC菌种、细胞、培养基为一体的大型微生物查询类网站,自设设备及技术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欢迎广大客户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