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生物增菌与分离培养基的使用方法及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2025-07-19 14:23:57)
标签:

使用方法

常见问题

解决方案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微生物增菌与分离培养基的使用方法及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百欧博伟生物:在微生物学中,使用增菌培养基和分离培养基是分离混合菌株的常用方法,尤其适用于从复杂样本(如临床、环境或食品样本)中富集目标微生物并最终获得纯培养。以下是具体的步骤和原理:

 

一、增菌培养基(Enrichment Media)

 

1、目的:选择性促进目标菌的生长,抑制非目标菌(通过添加特定营养物质或抑制剂)。

 

2、常用增菌培养基举例:

 

液体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用于厌氧菌(如梭菌)的增菌。

 

亚硒酸盐肉汤:用于沙门氏菌的富集。

 

碱性蛋白胨水:用于霍乱弧菌的增菌。

 

7.5% NaCl肉汤:选择性富集耐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3、操作步骤:

 

将混合菌液或样本接种到增菌培养基中。

 

在适宜温度下培养(例如37, 18-24小时)。

 

目标菌会大量增殖,而其他菌的生长被抑制。

 

二、分离培养基(Isolation Media)

 

1、目的:通过物理(划线法)或化学(选择性/鉴别性成分)方法将混合菌分离为单个菌落。

 

2、常用分离培养基类型:

 

选择性培养基:

 

麦康凯琼脂MacConkey Agar):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分离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甘露醇盐琼脂MSA):高盐抑制非葡萄球菌,同时通过甘露醇发酵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

 

SS琼脂:抑制大肠杆菌,选择性分离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

 

鉴别性培养基:

 

血琼脂Blood Agar):通过溶血现象区分链球菌(如α、β溶血)。

 

伊红美蓝琼脂EMB):通过菌落颜色鉴别大肠杆菌(金属光泽)和肠杆菌属。

 

3、操作步骤:

 

取增菌后的菌液,用划线法在固体分离培养基上分区划线。

 

培养后观察单个菌落(不同菌的形态、颜色、溶血性等特征不同)。

 

挑取单个菌落进行纯培养和进一步鉴定(如生化试验、PCR等)。

 

三、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1、增菌失败:

 

检查培养基是否过期或配制错误。

 

调整培养条件(温度、时间、需氧/厌氧环境)。

 

确认抑制剂浓度是否合适(如过高可能抑制目标菌)。

 

2、分离不纯:

 

重新划线(确保分区充分,减少菌量)。

 

结合多种选择性培养基(例如同时使用麦康凯和SS琼脂)。

 

延长培养时间观察慢生长菌。

 

3、目标菌被掩盖:

 

使用显色培养基(如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

 

采用梯度稀释法减少竞争菌的数量。

 

四、示例流程(以分离沙门氏菌为例)

 

增菌:样本接种到亚硒酸盐肉汤,37培养18-24小时。

 

分离:取增菌液划线接种于SS琼脂和麦康凯琼脂,37培养24小时。

 

鉴定:挑取无色透明菌落(SS琼脂上)或乳糖不发酵菌落,进行生化试验(如TSI、尿素酶)或血清学检测。

 

五、注意事项

 

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污染。

 

对照实验:同时接种已知菌株作为阳性/阴性对照。

 

培养基选择:根据目标菌特性选择组合(如增菌+选择性+鉴别性培养基)。

 

通过以上方法,可高效分离混合菌株中的目标微生物,并排除干扰菌的竞争。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微生物菌种查询网提供微生物菌种保藏、测序、购买等服务,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服务平台,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种、菌种,ATCC菌种、细胞、培养基为一体的大型微生物查询类网站,自设设备及技术的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欢迎广大客户来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