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批次饮用纯净水铜绿假单胞菌超标,微生物污染问题如何解决?
(2025-03-04 15:09:10)
标签:
知识健康方法 |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
多批次饮用纯净水铜绿假单胞菌超标,微生物污染问题如何解决?
百欧博伟生物:多地饮用纯净水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超标,成因包括水源污染、生产环节不彻底、包装材料不达标等。
近期,多地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抽检通报显示,多批次饮用纯净水存在铜绿假单胞菌超标等微生物污染问题。这一现象不仅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也为我们敲响了食品安全警钟。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成因、危害及应对措施。
一、抽检结果概览
近期,河南省、浙江省等地的市场监督管理局相继发布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通报显示,多个品牌的饮用纯净水被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超标。
例如,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2024年第34期和第35期通告中,分别检出了南乐县亿佳超市销售的濮阳百川饮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饮用纯净水、尉氏县大桥乡旺嘉美购物广场销售的开封市鸣泉饮用水有限公司生产的饮用纯净水等存在铜绿假单胞菌超标问题。
同样,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在2024年第36期和第39期通告中,也检出了舟山市定海东江纯净水经营部销售的舟山市山之泉饮用水有限公司生产的李晖饮用纯净水、台州市乾峰饮用水有限公司生产的包装饮用水等多批次饮用纯净水铜绿假单胞菌超标。
二、什么是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又称绿脓杆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其名称来源于其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带荧光素的水溶性色素青脓素和绿脓素,使感染部位出现铜绿色脓汁而得名。这种细菌在土壤、水源、植物等环境中均有存在,同时也是人体和动物体内及体表的常见菌群之一。然而,当铜绿假单胞菌成为感染源时,尤其在医院环境中,其耐药性极强,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优先应对的四大超级细菌之一。
三、出现铜绿污染的原因
水源污染:水源水污染是成品水铜绿假单胞菌超标的主要原因之一。水源水防护不当,水体易受到污染,且这种污染不易发现,只有严重污染时才可能被发现,对生产造成更大的危害。
生产环节问题:生产加工过程中,如果灭菌不彻底,很容易导致铜绿假单胞菌超标。这包括管道设备、灌装系统以及人员手部的消毒不彻底。常规的消毒技术难以彻底去除铜绿假单胞菌,且该菌可利用水流传播,一旦污染难以消除。
包装材料问题:包装材料清洗消毒不达标也是导致铜绿假单胞菌超标的重要原因。未进行彻底消毒的包装材料,如桶和瓶盖,是引起瓶(桶)装饮用水中出现铜绿假单胞菌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可能导致已经净化消毒好的水被二次污染。
流通环节问题:在流通环节中,存放时间长、水桶多次循环使用增加了二次污染的风险。特别是在用户家中或运输途中,水桶可能受到污染,而原洗桶消毒工作未做好,导致污染桶和洁净桶交叉污染。
四、消毒后为什么还会出现铜绿污染问题?
尽管进行了消毒处理,但铜绿假单胞菌仍可能出现超标问题,原因可能包括:
消毒不彻底:消毒过程中可能存在死角或消毒剂的浓度、作用时间不足,导致铜绿假单胞菌未能被完全杀灭。
二次污染:在流通、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包装材料、水桶等受到污染,或者操作不规范,导致已经消毒的水再次被污染。
消毒剂选择不当:消毒剂的选择对杀菌效果至关重要。如果消毒剂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效果不佳,或者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耐药性,也会导致消毒后铜绿假单胞菌超标。
五、如何高效解决铜绿污染问题?
1、生产线清洗与消毒
在矿泉水生产过程中,定期对生产线进行清洗和消毒,可以有效去除设备表面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的滋生风险。从内部进行氧化,从而杀死生物膜并使其脱落,保持生产线的清洁卫生。
2、包装材料与容器的处理
对包装材料和容器进行处理,可以确保其表面无细菌残留,提高产品的卫生质量。能够迅速杀灭包装材料和容器表面的铜绿假单胞菌,防止其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从而避免已经净化消毒好的饮用水被二次污染。
3、水质监控与应急处理
在水质监控过程中,一旦发现铜绿假单胞菌超标等异常情况,可以立即进行应急处理。高效杀菌能力能够迅速杀灭水中的细菌,保障产品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