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CC51687多杀性巴氏杆菌败血亚种知识解析!
(2025-02-14 15:07:22)
标签:
知识技术方法 |
分类: ATCC菌种 |
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牛之急性经过主要呈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故称牛出血性败血病(牛出败),以高热、肺炎或急性胃肠炎井内脏广泛出血为主要特征。
一、菌种简介
平台编号:Bio-135486
规格:Freeze-Dried
拉丁属名:Pasteurella Multocida Subsp. Septica
菌株名称:多杀性巴氏杆菌败血亚种
描述:ATCC原装进口
注意事项: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产品信息以出库为准)
二、详细描述
Pasteurella multocida subsp. septica Mutters et al.
51687
Product category
Bacteria
Strain designation
NCTC 11995 [Souchard]
Type strain
Yes
Isolation source
Abscess after a cat bite
Geographical isolation
France
Applications
Agricultural research
Product format
Freeze-dried
References
Curated Citations
Mutters R, et al. Reclassification of the genus Pasteurella Trevisan 1887 on the basis of deoxyribonucleic acid homology, with proposals for the new species Pasteurella dagmatic, Pasteurella canis, Pasteurella stomatis, Pasteurella anatis, and Pasteurella langaa. Int. J. Syst. Bacteriol. 35: 309-322, 1985.
三、疾病描述
出血性败血性巴氏杆菌病又称多杀巴斯德杆菌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败血症,多发生于家畜及野生动物,偶见于人类。
四、症状体征
本病有不同病型,表现为皮肤脓疡、慢性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等。皮肤损害的轻重与被咬伤的范围及深度有关。损害多发生于手、臂部或小腿。初起在伤口周围出现限局性蜂窝织炎,并迅速扩展,可以破溃而形成瘘管,排出灰黄色含有血的脓液。有的病人炎症始终局限于伤口的边缘,常伴剧烈疼痛。若咬伤很深,可引起骨髓炎和滑膜炎。
五、疾病病因
本病病原菌是多杀巴斯德杆菌,属巴斯德菌属。它是一种Gram阴性小杆菌,卵圆形,两端浓染,有荚膜,常用含血或正铁血红素的培养基培养。本菌为常见于多种家畜上呼吸道和肠道的正常菌群,当宿主抵抗力下降时,则可引起出血性败血症,偶可使人致病。感染途径通过接触病菌或带菌动物,多见于被带菌的猫、狗或其它动物咬伤后发病。
六、微生物培养方法
1、平板划线分离法:把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圈在平板培养基表面,通过分区划线稀释而得到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后生长繁殖成单菌落。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上述两种方法虽然都可以实现观察菌落特征的目的,但平板划线分离法不能对菌落计数,而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过程复杂,对平板的要求比较高,可参照以下步骤:
a、制备平板培养基将氯化钠蔗糖琼脂培养基加热溶化并冷却至65,向氯化钠蔗糖琼脂培养基中加入克林霉素溶液3~5ml并混合均匀,然后取20ml混合均匀的培养基溶液倒入培养皿,轻轻摇动培养皿,使培养基溶液均匀分布在培养皿底部,待培养基溶液凝固后即得平板培养基。
b、制备活性污泥混合液称取活性污泥土样15g,放入盛100ml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中,振摇15~20min混合均匀,用一支1ml无菌吸管从中吸取1ml土壤悬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大试管中充分混匀,制成活性污泥混合液。
c、培养基涂布从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吸取0.2ml,滴在平板培养基表面的中央位置,用无菌玻璃涂棒将活性污泥混合液沿同心圆方向轻轻地向外扩展,使之分布均匀。
七、保存方法
1、传代保存法:培养基的浓度不宜过高,营养成分不宜过于丰富,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浓度应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降低。培养温度通常以稍低于最适生长温度为好。若为产酸菌种,则应在培养基中添加少量碳酸钙。
2、液体石蜡覆盖保存法:该法较前一种方法保存菌种的时间更长,适用于霉菌、酵母菌、放线菌及需氧细菌等的保存。
3、悬液保存法:
蒸馏水保存法:适用于霉菌、酵母菌及绝大部分放线菌,将其菌体悬浮于蒸馏水中即可在室温下保存数年。本法应注意避免水分的蒸发。
糖液保存法:适用于酵母菌,如将其菌体悬浮于10%的蔗糖溶液中,然后于冷暗处保存,可长达10年。除此之外,也可使用缓冲液或食盐水等进行保存。
4、载体保存法:土壤保存法;砂土保存法;硅胶保存法;磁珠保存法;麸皮保存法;纸片(滤纸)保存法。
5、常用的冷冻保存法:
低温冰箱保存法(-20、-50或-85):低温冷冻保存时使用螺旋口试管较为方便,也可在棉塞试管外包裹塑料薄膜。保存时菌液加量不宜过多,有些可添加保护剂。此外,也可用φ5mm的玻璃珠来吸附菌液,然后把玻璃珠置于塑料容器内,再放入低温冰箱内进行保存的。
干冰保存法(-70左右):即将菌种管插入干冰内,再置于冰箱内进行冷冻保存。
液氮保存法(-196):是适用范围最广的微生物保存法。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