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氟乙酸乙酯的发明内容与具体实施方式!

(2024-08-26 15:45:33)
标签:

知识

技术

方法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三氟乙酸乙酯的发明内容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背景技术

 

三氟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于合成三氟乙酰乙酸乙酯,三氟乙酰丙酮等有机氟化合物,也可用作医药、农药中间体,有机合成。三氟乙酸乙酯是由三氟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得到。由于三氟乙酸价格较高,因此提高反应收率是必要的。

 

公开(公告)号CN101397249一种三氟乙酸乙酯的制备方法,以三氟乙酸和无水乙醇为主要原料,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在低于50和常压下滴加无水乙醇并保持一段时间使反应完全。过滤掉催化剂,在填充有固体颗粒硅胶的干燥塔中干燥去余量水分,常压蒸馏,收集 58~64的馏分为成品。生产过程在全密封状态下进行,催化剂回收循环利用,收成品后后馏分可循环使用。

 

公开(公告)号CN101397249中反应使用无水乙醇合成,D72离子树脂每批合成都需要过滤,粗品的干燥方面存在不合适的地方。

 

因此,急需一种三氟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的制备方法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二、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氟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氟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三氟乙酸和乙醇为原料,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在40~50和常压下,滴加乙醇并保持20分钟,升温回流分出水和乙醇的混合物使反应完全;

 

步骤二、收集粗产品乙醇与三氟乙酸乙酯的混合物;

 

步骤三、收到步骤二中的混合物后,釜底催化剂和乙醇继续使用;将收集的粗产品加少量水洗涤乙醇,分层可得含量99.5%以上,水分小于0.1%的合格产品三氟乙酸乙酯,收率95%以上;

 

步骤四、回流分出稀乙醇与步骤三中洗涤的稀醇合并,精馏得到95%乙醇,重复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至四在全密封状态下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中将收集的粗产品加少量水洗涤乙醇的次数为2-3次。

 

反应原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主要是弥补现有工艺的不足,简化对设备的要求,省去了现有的工艺中均使用到干燥塔和过滤设备。本发明采用95%乙醇或者无水乙醇,反应回收的乙醇经处理后可以重复使用,所以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且操作工艺简单,环保节能,无污染;由于三氟乙酸与三氟乙酸乙酯的价格差别不大,所以对产品的收率和成本要求较高;本发明工艺完整、规范,便于操作,适合工业化生产,能有效提高产品的纯度和收率,降低生产成本,无环境污染。

 

三、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三氟乙酸乙酯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以三氟乙酸和乙醇为原料,以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在40~50和常压下,滴加乙醇并保持20分钟,升温回流分出水和乙醇的混合物使反应完全;

 

步骤二、收集粗产品乙醇与三氟乙酸乙酯的混合物;

 

步骤三、收到步骤二中的混合物后,釜底催化剂和乙醇继续使用;将收集的粗产品加少量水洗涤乙醇,分层可得含量99.5%以上,水分小于0.1%的合格产品三氟乙酸乙酯,收率95%以上;

 

步骤四、回流分出稀乙醇与步骤三中洗涤的稀醇合并,精馏得到95%乙醇,重复使用。

 

所述步骤一至四在全密封状态下进行。

 

所述步骤三中将收集的粗产品加少量水洗涤乙醇的次数为2-3次。

 

1000ml单颈瓶中投入200g催化剂D72树脂,360g三氟乙酸,搅拌升温到40,滴加无水乙醇300g,保持温度在50滴加完毕。搅拌20分钟,升温回流分出水和乙醇的混合物约60g,开始蒸馏,收集产品和乙醇及水的混合物,到气相温度达到65稳定没有馏出物停止加热。收集510g粗品。蒸馏的粗品,含醇15%,先加入重量的20%的水洗涤一次,分液,下层约95%的粗品,依此法洗涤二次可得含量99.5%纯度的三氟乙酸乙酯,再将产品缓慢升温至50~60脱水,得水分小于0.1%的产品415g。

 

另分出的水和醇的混合物,含醇50%,收集精馏回收95%乙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