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甲醚的功效与作用及制备与应用方法!
(2024-07-17 15:08:01)
标签:
知识作用方法 |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
蒿甲醚是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味苦,无臭。本品在丙酮、三氯甲烷中极易溶解,在乙醇或乙酸乙酯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蒿甲醚对疟原虫红内期有直接杀灭作用,对组织期无效,对实验动物毒性很低,在机体内吸收块、分布广、排泄快。
一、功效与作用
蒿甲醚为青蒿素的衍生物,适用于各型疟疾,但主要用于抗氯喹恶性疟治疗和凶险型恶性疟的急救。
二、药理学
蒿甲醚为青蒿素的衍生物,对疟原虫红内期有强大且快速的杀灭作用,能迅速控制临床发作及症状。青蒿素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主要是干扰疟原虫的表膜一线粒体功能。青蒿素通过影响疟原虫红内期的超微结构,使其膜系结构发生变化。由于对食物泡膜的作用,阻断了疟原虫的营养摄取,当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和营养物质,而又得不到补充,因而很快死亡。其作用方式是通过其内过氧化物(双氧)桥,经血红蛋白分解后产生的游离铁所介导,产生不稳定的有机自由基及/或其他亲电子的中介物,然后与疟原虫的蛋白质形成共价加合物,而使疟原虫死亡。蒿甲醚的抗疟活性较青蒿素大6倍。
三、毒理学
小鼠口服蒿甲醚的(LD50)为895~977mg/kg,大鼠肌内注射蒿甲醚油剂的LD50为597mg/kg。亚急性毒性试验表明大鼠肌注蒿甲醚油剂每天18mg/kg,连续使用14天后,除网织红细胞数减少外,无其他不良反应。本药有一定的胚胎毒性,表现为胚胎吸收。
四、药理作用
本品除对红细胞内期无性生殖体有强大的杀灭作用,尚能促使血吸虫成虫肝移和被杀死,且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血吸虫童虫亦有效,以虫龄1周的童虫对药物最敏感,对雌虫作用较雄虫明显,即期疗效良好。
适用于各型疟疾,但主要用于抗氯喹恶性疟治疗和凶险型恶性疟的急救。
本品对恶性疟(包括抗氯喹恶性疟及凶险型疟)的疗效较佳,效果确切,显效迅速,近期疗效可达100%。用药后2日内多数病例血中原虫转阴并退烧。复燃率8%。较青蒿素低。与伯氨喹合用可进一步降低复燃率。
临床还试用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高热病人,进行对症处理,取得较好疗效。退热效应一般在肌注后半小时左右即开始出现,体温呈梯形逐渐下降,4~6小时左右再逐渐回升,无体温骤降的现象,退热作用稳定。本品肌注后病人出汗少,不致引起老人、儿童、虚弱病人发生虚脱等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