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酿造白酒及产蛋白酶和淀粉酶的:紫色红曲菌
(2024-06-25 13:34:04)
标签:
知识技术方法 |
分类: 微生物菌种 |
紫色红曲菌是Monascus属的微生物,原产地为中国。主要用途为研究;生产。
一、菌种简介
平台编号:Bio-84569
规格:冻干粉
拉丁属名:Monascus Purpureus
中文名称:紫色红曲菌
拉丁名称:Monascus purpureus
来源历史:←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收藏时间:2017/8/14
原始编号:JSM-12.6
原产国:中国
资源归类编码:15151515101
模式菌株:非模式菌株
主要用途:研究
特征特性:麸皮汁琼脂上生长良好,菌落初为白色,老后变为橙红色,放射状,背面红色,菌丝具横隔,多核,分枝甚繁,不规律,细胞内有颗粒,分生孢子着生在菌丝及其分枝的顶端,单生或成链,闭囊壳球形。嗜酸,耐乙醇,在2%乳酸和10%乙醇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
具体用途:酿造白酒,产蛋白酶、淀粉酶、酯化酶。
生物危害程度:四类
培养基编号:CM0077
培养基名称:5 °Bé麦芽汁琼脂
培养基成分:5°Bé麦芽汁 1.0L,琼脂 15.0g,自然pH。
培养温度:35
需氧类型:好氧
分离基物:浓香型白酒出窖酒醅
采集地: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
保存方法:-80冰箱冻结法;真空冷冻干燥法
共享方式:公益性共享;资源纯交易性共享;合作研究共享;资源交换性共享
提供形式:冻干物
用途:酿造白酒,产蛋白酶、淀粉酶、酯化酶。
注意事项: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产品信息以出库为准)
二、形态特征
菌落生长较缓慢,皮膜状,圆形,隆起,有时中间裂开,表面多皱褶,长满粗长的絮状气生菌丝,边缘圆齿形,菌落颜色由豆汁黄色逐渐变为橙红色,背面橙红色。分生孢子很少,梨形,橙红色或无色,多核,表面光滑,内含颗粒,有的颗粒为橙红色;被子器形成比较晚,球形,橙红色或无色;子囊孢子卵圆形,表面光滑,有色或无色。产糖化酶。
三、培养方法
1、菌种是指食用菌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菌种分为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三级。工业发酵的有用菌种,其筛选步骤包括菌种分离、初筛和复筛。
2、挑选具有某种能力的有用菌种,也称种子制备,是指菌种在一定条件下,经过扩大培养成为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 菌种的制备过程。以作接入发酵罐中进一步扩大菌体量及合成产物之用。
3、种子制备包括孢子制备和菌丝体制备菌种制备。
4、保存在沙土管或冷冻管中的菌种,用无菌手续挑取少许,接入琼脂斜面培养基上,在25(或较高温度)下培养5~7天(或较长时间。所得孢子还需进一步用较大表面积的固体培养基以获得更多孢子(对于霉菌类孢子制备,多数采用大米、小米之类的天然培养基)。
5、将培养成熟的斜面孢子制成悬浮液,接种到扁瓶固体培养基上,于25~28培养14天。将成熟的扁瓶孢子于真空中抽干,使水分降至10%以下,并放入 4冰箱中备用。一次制得的孢子瓶可在上延续使用半年左右。
6、如果有些菌种不产孢子,如赤霉素产生菌或产孢子不多的,则可采用摇瓶液体培养制得菌丝体,作种子罐的种子。种子罐的目的是使接入有限的孢子或菌丝体迅速发芽、生长、繁殖成大量菌体。其中的培养基组分应是易于被菌体利用的碳源(如葡萄糖)和氮源(如玉米浆),及无机盐(如磷酸盐)等。作为发酵罐的种子应生命力旺盛、染色深、菌丝粗壮,无杂菌及异常菌体。接种量一般在10%~20%。
四、实验内容
1、称量→溶化→调pH→过滤→分装→加塞→包扎→灭菌→无菌检查
2、干热灭菌:装入待灭菌物品→升温→恒温→降温→开箱取物
3、高压蒸汽灭菌:加水→装物品→加盖→加热→排冷空气→加压→恒压→降压回零→排汽→取物→无菌检查
4、过滤除菌:组装灭菌→连接→压滤→无菌检查→清洗灭菌
五、使用范围
(1)合成培养基。合成培养基的各种成分完全是已知的各种化学物质。这种培养基的化学成分清楚,组成成分精确,重复性强,而且微生物在这类培养基中生长较慢。如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察氏(Czapek)培养基等。
(2)天然培养基。由天然物质制成,如蒸熟的马铃薯和普通牛肉汤,前者用于培养霉菌,后者用于培养细菌。这类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很不恒定,也难以确定,但配制方便,营养丰富,培养效果好,所以常被采用。
(3)半合成培养基。在天然有机物的基础上适当加入已知成分的无机盐类,或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某些天然成分,如培养霉菌用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这类培养基能更有效地满足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
六、注意事项
1、菌种恢复培养前,建议将收到的菌种安瓿保存在 6-10°C 的环境下,某些菌种经过冷冻干燥保存后处于休眠状态,延迟期较长,如在说明建议的培养时间还未长起来,请继续在相应的环境下多培养 24 小时或者更长时间,直至菌种培养完成,有的菌种需要连续两次继代培养才能正常生长,一般来说菌种培养稳定后才能用于您的后续实验。
2、初次使用时请严格按照本说明书推荐条件和操作步骤进行复活培养,如使用其它类型培养基或培养条件造成菌种不活等损失,我单位不负责任。
3、恢复培养厌氧菌时,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厌氧条件:制作培养基时,应使用厌氧螺口试管,并利用高纯氮气去除试管和培养基中的氧气,使用者应保证菌种的安全存储和操作,带菌废弃物应高压灭菌处理后丢弃。
4、与菌种相关的其它信息请参阅微生物菌种查询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