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甲基纤维素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2024-05-29 15:20:48)
标签:
知识教育文化 |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
天然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多糖,来源十分丰富。当前纤维素的改性技术主要集中在醚化和酯化两方面。羧甲基化反应是醚化技术的一种。纤维素经羧甲基化后得到羧甲基纤维素(CMC),其水溶液具有增稠、成膜、黏接、水分保持、胶体保护、乳化及悬浮等作用,广泛应用于石油、食品、医药、纺织和造纸等行业,是最重要的纤维素醚类之一。
物理性质
羧甲基纤维素(CMC)属阴离子型纤维素醚类,外观为白色或微黄色絮状纤维粉末或白色粉末,无臭无味,无毒;易溶于冷水或热水,形成具有一定粘度的透明溶液。溶液为中性或微碱性,不溶于乙醇、乙醚、异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可溶于含水60%的乙醇或丙酮溶液。有吸湿性,对光热稳定,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溶液在pH值2~10稳定,pH低于2,有固体析出,pH值高于10粘度降低。变色温度227,炭化温度252,2%水溶液表面张力71mn/n。
化学性质
说起化学性质,想必大部分人都不会觉得陌生的,毕竟对于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我们从初中开始就学过的,不论是物理还是化学都是有相关的介绍的,同样的羧甲基纤维素也是有其相关的一些化学性质的,这些可能有很多的人不太清楚,毕竟在日常的生活中不会经常使用到的,那么到底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对于羧甲基纤维素的一些化学性质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化学性质也就是说它能和某些物质进行反应,我们都知道Ph的数值对于羧甲基纤维素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和某些强酸性溶液会发生反应。
羧甲基纤维素和某些金属在一起的时候也是会有一定的反应的,像是汞和锌这种金属,还有就是常见的铝金属,也都是反应的,当Ph值过小时,纤维素钠和乙醇在一起的时候也是会产生沉淀的。
羧甲基纤维素是怎样诞生的?
在最早的时候我们国家只是有纤维素这种物质,对于其种类中的其他的类别还是不太清楚的,名字也不是很多,只是俗称纤维素,比如说经常听到一句话就是,多补充一下纤维素,促进吸收和消化等等,羧甲基纤维素也是从德国传到我们中国的,以前在中国领域中是没有出现和研究出这种物质的。
这是德国的科学家先发现的,大约是在二十世纪初期的时候,也就是一九二几年左右,当时德国发现了这种纤维素之后,就申请了相关的专利,并且申请的非常的成功,随后才逐步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之内。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国才逐渐有了羧甲基纤维素这种产品,当时在德国的时候,也是开始了大规模的生产,当然这种生产也是商业方面的生产,虽然只是粗生产,但获得的成果和利润也是相当的高的
储存运输
本产品储存保管时应注意防潮、防火、防高温,要求存放在通风、干燥处。
运输时防雨,装卸严禁使用铁钩。本产品长期储存加之堆压,拆包时可能发生结块,会引起使用不便但不会影响质量。
本产品储存时严禁与水接触,否则将发生胶凝或部分溶解而造成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