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品级富马酸的背景与应用及制备方法!

(2024-04-09 16:26:33)
标签:

知识

应用

方法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食品级富马酸的背景与应用及制备方法!

 

 

一、背景及概述

 

食品级富马酸是口味纯正的酸味剂,用作饮料、酒类、糕点以及腌菜等的酸味剂,并起着食品防腐剂、抗氧化剂和PH调节剂的作用。富马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广泛用于涂料、树脂、医药、增塑剂等领域。工业上可用于生产不饱和树脂和醇酸树脂,以及用作生产电泳漆的原料。

 

二、制备方法

 

方法一、

 

1)催化反应,取质量份数为100的马来酸废水,加入质量份数为5.5~6份的硫脲催化 剂,在常温下搅拌反应12h,得到富马酸粗品;该催化反应在异构反应釜中进行,所述异构反 应釜为圆柱形反应釜,体积为10~12立方米,本实施例中采用10立方米;

 

2)洗涤,取富马酸粗品,用蒸馏水洗涤,而后再加入蒸馏水,加热至95~100溶解,再 加入活性炭脱色,得到纯净的富马酸;在所述洗涤步骤中,富马酸粗品用蒸馏水洗涤之后, 送入离心机离心分离,而后洗涤之后的富马酸粗品再加入蒸馏水处理;在富马酸粗品用蒸 馏水洗涤之后产生的洗涤废水,作为循环冷却水继续投入到生产环节中;

 

3)纯化反应,取一定量纯净的富马酸,先用蒸馏水洗涤,而后加入活化后的活性炭,脱 色回流反应2h,得到食品级富马酸;在该纯化反应中,脱色回流反应后,将物料送入连续结 晶机进行结晶,温度控制在25以下。将结晶的富马酸再次送入离心机中离心,后低温干燥 得到食品级富马酸。

 

方法二、

 

一种采用发酵法制备富马酸发酵液的方法,其工艺步骤是:

 

1)菌株选用:选用米根霉菌株(Rhizopus Oryzae CICC40506)。

 

2)培养基制备:

 

培养基组分 种子培养基(g/L) 发酵培养基(g/L)

 

葡萄糖 10~30 40~120

 

磷酸二氢钾 0.6~1.0 0.6~1.0

 

硫酸铵 1.0~3.0

 

硫酸镁 0.5~0.6 0.5~0.6

 

硫酸锌 0.1~0.15 0.1~0.15

 

硫酸亚铁 0.0088~0.01 0.0088~0.01

 

尿素 0.1~0.3

 

碳酸钙 40~50

 

3)种子培养:用500ml三角瓶,装液量(种子培养基)50~100ml,培养温度30~35,孢子菌株接种量1.0~8.0×107/100 ml种子液,摇床转速180~220RPm,培养12h,此为一级种子液。将一级种子液以10%接种量接种至新的无菌培养基中培养12h,即为二级种子液;同理二级种子液以10%接种量接种至新的无菌培养基中培养12~16h,即为三级种子液。二、三级种子培养基及其工艺参数,均同一级种子液培养。

 

4)发酵培养:采用300L发酵罐,装液量(发酵培养基)为250L,将种子液以10%的体积比接入发酵培养基中,发酵整个过程采取分时间段不等量间歇通入空气策略,前24h维持通气量为1.0~1.2vvm,24~36h维持通气量为0.5~0.6 vvm ,36~48h维持通气量为0 vvm,48~60h维持通气量0.5~0.6 vvm ,60~72h维持通气量为1.0~1.2 vvm ,72h后继续维持通气量1.0~1.2 vvm,发酵温度控制在30~35范围内,搅拌转速为150 RPm,并流加无菌葡萄糖溶液,维持发酵罐中的葡萄糖浓度为20~30g/L,发酵共进行100h结束,即得以富马酸为主的富马酸发酵液。所述发酵液中的富马酸浓度≥40 g/L。

 

方法三、

 

CN200810243712.0报道了一种苯酐酸水的分离提纯方法与富马酸的生产工艺,先将苯酐酸水降温静置后进行固液分离,再将固液分离的澄清液在0~40条件下进入串联的脱色系统和纯化系统,分离得到纯净的丁烯二酸溶液,用再生剂对纯化系统进行再生,下调使用后的再生剂pH值,经固液分离得到粗邻苯二甲酸。将分离得到的丁烯二酸溶液打入转换反应釜并添加催化剂,在40~150条件下加热0.1~10h,降温到0~50,通过固液分离和洗涤干燥后得到富马酸;本发明在获得高品质丁烯二酸溶液的同时,还副产了较高收率的邻苯二甲酸等有机副产物,并脱除了色素等杂质,降低了下游废水处理负荷,达到了一次转换结晶就得到了食品级富马酸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