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肉毒杆菌的美容作用及对食品安全方面的影响!

(2023-12-14 14:35:59)
标签:

知识

作用

研究动态

分类: 微生物菌种

        肉毒杆菌的美容作用及对食品安全方面的影响!

 


肉毒杆菌生长繁殖及产毒的最适宜温度为18~30。目前,引起肉毒中毒的食品通常是因为食品原料被肉毒杆菌或其芽孢污染,且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未进行充分的加热处理和杀灭芽胞,导致食品含有肉毒毒素。因此,日常生活中,肉毒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并不常见它还会危害食物。

 

肉毒杆菌是一种生长在常温、低酸和缺氧环境中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各处,比如土壤和动物粪便中。它是一种致命病菌,在繁殖过程中分泌的毒素,是目前毒性最强的毒素之一。

 

根据所产生肉毒杆菌毒素抗原性的不同,肉毒毒素分为A、B、Ca、Cb、D、E、F、G这8个型,能引起人类疾病的有A、B、E、F型,其中以A、B型最为常见。“肉毒杆菌素”用于医疗美容想必大家也有所耳闻,但下面我们要讲的是肉毒杆菌影响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微生物学告诉我们,芽孢是整个生物界中抗逆性最强的生命体,在抗热,抗化学药物和抗辐射等方面,十分突出。肉毒杆菌芽孢就具有很强的抵抗力,在180下干热5~15分钟,100下湿热5小时,或高压蒸气121,30分钟,才能将其杀死。肉毒杆菌生长繁殖及产毒的最适宜温度为18~30。当pH值低于4.5或大于9.0时,或当环境温度低于15或高于55时,肉毒梭菌芽孢不能繁殖,也不能产生毒素。因此,加热和冷藏都可以杀死肉毒杆菌。而肉毒毒素不耐热,75~85,加热10分钟,或100加热1分钟可被破坏。

 

目前,引起肉毒中毒的食品通常是因为食品原料被肉毒杆菌或其芽孢污染,且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未进行充分的加热处理和杀灭芽胞,导致食品含有肉毒毒素。不同国家引起肉毒中毒的食品类别不同:日本以鱼制品引起中毒者较多;欧洲多见于腊肠、火腿和保藏的肉类;美国以家庭自制罐头、肉和乳制品引起中毒者为多;我国多为家庭自制发酵豆类、谷类制品,或储藏不当的变质肉类食品中毒。那么肉毒毒素又是怎么侵害人体的呢?

 

肉毒毒素由胃肠道吸收后,经淋巴和血行扩散,作用于颅脑神经、外周神经以及植物神经末梢,导致一系列神经系统受损症状,以运动神经麻痹为主要表现,临床表现为头晕、无力、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复视、咀嚼无力、张口困难、吞咽困难、头颈无力、垂头等。潜伏期6小时至10天,一般为1~3天。病死率较高,为30%以上。经抗毒素治疗,病死率可降至10%以下,一般病人可逐渐恢复,无后遗症。

 

肉毒中毒一旦发生虽然可怕,但是由于肉毒毒素的产生有严格的条件限制,比如厌氧、合适的温度、酸碱度、水分活性、营养条件等。因此,日常生活中,肉毒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并不常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