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中影响生化效率的几种因素!
(2023-12-12 16:18:57)
标签:
知识教育文化 |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
百欧博伟生物:在污水处理的系统中,有各种各样的工艺,但是在这些工艺中用到的核心还是在于微生物菌群,相对于化学处理,生物法处理拥有者成本低,长期效益高,处理彻底等优点,但是没有化学方法处理迅速,而化学法处理存在着成本高,有副产物无法处理等问题,今天咱们讲一讲生化法中的核心工艺,活性污泥法需要注意的几个点。
一、温度
微生物在超出一定的温度范围时,活性会降低,甚至休眠,失活,导致污水在生化时,无法正常的对污水进行降解,从而出水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北方地区,昼夜温差大,多为地上建筑,保温效果差,在冬季一般都会出现生化效率的降低,大部分微生物菌群在25-30时活性最好,也是处理效率最高的适宜温度,超出或者达不到这个温度时,效率都会降低,在温度超过40时,除了部分嗜温菌能存活,大部分微生物菌群都会受到抑制甚至失活,同样,在低于8时,大部分微生物菌群会进入休眠状态,也无法进行正常的生化活动。
二、ph值
pH值即是酸碱度, 也是影响微生物活性的重要条件,最适宜的pH值范围是6-9,一般好氧池的pH值会略微弱碱性,即控制在7.5-8.2之间,因为好氧菌会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与硝酸盐,消耗一部分碱度,所以在污水处理厂运营是,为保证pH值在正常范围内,一般会向好氧池内补充碱性物质。在低于正常范围pH值时,生化效率会出现断崖式下跌,甚至处理效率不到30%。
三、溶解氧
溶解氧是溶解在水里的氧气,它是影响好氧菌生化的重要条件,一般在曝气池的溶解氧会保持在2.5-3mg/L,在进水氨氮和cod负荷高时,会提升溶解氧浓度,因为有营养物质时,好氧菌会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瞬时溶解氧会很高,但是也会短时间降低,为保证好氧池内平均溶解氧达到2以上,在曝气的调节上会进行增量操作,但是过度曝气反而不可取,过度曝气在增加成本能耗的同时,也会使活性污泥解体,出现跑泥的现象。我们在实际运行中,掌控曝气的最佳曝气量。在厌氧及缺氧中,厌氧不高于0.2mg/L,缺氧范围在0.2-0.5mg/L,是厌氧水解及缺氧脱氮的最佳溶解氧浓度。
四、碳氮磷比
碳氮磷比是微生物组成自身细胞物质的最佳比例,为100:5:1,所以在进行微生物扩繁,或者培养微生物时需要控制的比例,在反硝化进行时,一般控制的碳氮比,一般比例根据优势菌群的不同,比例也稍微不同,一般为4-8,有的可以达到10左右, 在实际运营中,我们可以通过提取活性污泥小试,来确定脱氮的最佳比例。
五、食微比
食微比我的理解就是进水负荷与微生物浓度的平衡关系,通过它可以了解我们现在污水运行中是在哪一个负荷阶段,低负荷、正常负荷和高负荷,食微比的计算方式是bod每日总量/污泥浓度,一般控制在0.2-0.4,超过0.4即为高负荷运行状态,低于0.2,即为低负荷状态,低负荷状态下,因为食物的不足,活性污泥会加速老化,污泥量为减少,超过负荷,微生物菌会受到抑制,在同样的生化条件下,也无法对污染物进行完全降解。
六、回流比
回流比有内外回流比内回流比即硝化液回流,一般会高于污泥回流,内回流比根据运行状态进行调节,正常回流比是控制在80%-100%,最高根据回流泵可达到400%,污泥回流比一般为40-50%,在活性污泥减少时,可加大污泥回流比例,保持活性污泥浓度。
七、优势菌群
好氧池内优势菌群的建立,对生化系统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优势菌群的处理效率不同,所以我们在培菌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污水特性,来培养相对应的优势菌群,比如好氧池内自养硝化菌群和异养硝化菌群,一般比例为自养略高于异养。
总而言之,污水处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相对于化学的只需要加药就可以来说,比较复杂一点,后续我会更新一些不同生物菌的作用和一些污水处理运营中所遇到的问题,详细的去说明一下,有兴趣的可以关注我,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