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降解植酸和产酸性蛋白酶的:少孢根霉
(2023-10-27 13:40:24)
标签:
知识教育文化 |
分类: 微生物菌种 |
少孢根霉,属于毛霉目,毛霉科。此菌和面包霉(Rhizopus stolonifer)类似,具有白色棉絮状的菌丝,上面长出暗褐色的孢子囊柄,基部有分叉的假根,孢子囊黑色球状,囊壁很容易溶解破裂,散出无数淡褐色的孢子。孢子囊柄较短,孢子表面不具横纹,形状为圆至椭圆形,有少部份是不规则形。
一、菌种简介
平台编号:Bio-67958
规格:冻干物
拉丁属名:Rhizonus Oligosporus
菌株名称:少孢根霉
其他编号:AS 3.4392=ATCC 22959
培养基编号:17
培养温度:25
用途:降解植酸、产酸性蛋白酶、乙醇、产富马酸、脂肪酶、胞外酶
培养基信息
培养基编号:17
名称:Synthetic Potato Medium (综合马铃薯培养基)
可用于培养菌种:适用范围:米曲霉、酱油曲霉、栖土曲霉、宇佐美曲霉、出芽短梗霉、白僵霉、灰葡萄孢、顶头孢霉、巴西毛客、
备注:20%Potato extract (马铃薯汁) 1L Glucose (葡萄糖) 20gKH2PO4 3g MgSO4.7H2O 1.5gVitanib B1 (硫胺素) Trace (微量) Agar (琼脂) 15gpH 6
用途:降解植酸、产酸性蛋白酶、乙醇、产富马酸、脂肪酶、胞外酶
注意事项: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产品信息以出库为准)
二、形态特征
此菌和面包霉(Rhizopus stolonifer)类似,具有白色棉絮状的菌丝,上面长出暗褐色的孢子囊柄,基部有分叉的假根,孢子囊黑色球状,囊壁很容易溶解破裂,散出无数淡褐色的孢子。孢子囊柄较短,孢子表面不具横纹,形状为圆至椭圆形,有少部份是不规则形。
三、实验内容
1、称量→溶化→调pH→过滤→分装→加塞→包扎→灭菌→无菌检查
2、干热灭菌:装入待灭菌物品→升温→恒温→降温→开箱取物
3、少孢根霉.高压蒸汽灭菌:加水→装物品→加盖→加热→排冷空气→加压→恒压→降压回零→排汽→取物→无菌检查
4、过滤除菌:组装灭菌→连接→压滤→无菌检查→清洗灭菌
四、低温存法
简单保存法,将琼脂斜面孢子培养物、菌丝悬浮液以及由麸皮、大米、小米等谷物原料制成的孢子培养物置于4冰箱保存,保存时间不超过1~2个月,若将谷物原料制备的孢子瓶抽真空并在棉塞上浸蜡,以隔绝外界空气和水汽,保持时间可达3~4个月;
液氮超低温保存法,将生长稳定期的细胞悬浮在10%甘油或其他低冰点液体中,密封于安瓿管内,然后控制冷却速度,使安瓿管温度逐步下降至 -35时,即可置于-150~-196的液氮罐中保存。大多数微生物如病毒、噬菌体、多种细菌、放线菌、酵母和原虫、特别是一些用冷冻干燥法有困难的微生物,都可用此法长期保存。
五、保藏方法
1、传代培养保藏法
又有斜面培养、穿刺培养、疱肉培养基培养等(后者作保藏厌氧细菌用),培养后于4-6冰箱内保存。
2、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
是传代培养的变相方法,能够适当延长保藏时间,它是在斜面培养物和穿刺培养物上面覆盖灭菌的液体石蜡,一方面可防止因培养基水分蒸发而引起菌种死亡,另一方面可阻止氧气进入,以减弱代谢作用。
3、载体保藏法
是将微生物吸附在适当的载体,如土壤、沙子、硅胶、滤纸上,而后进行干燥的保藏法,例如沙土保藏法和滤纸保藏法应用相当广泛。
4、寄主保藏法
用于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它们必须在生活的动物、昆虫、鸡胚内感染并传代,此法相当于一般微生物的传代培养保藏法。病毒等微生物亦可用其他方法如液氮保藏法与冷冻干燥保藏法进行保藏。
5、冷冻保藏法
可分低温冰箱(-20-30,-50-80)、干冰酒精快速冻结(约-70)和液氮(-196)等保藏法。
6、冷冻干燥保藏法
先使微生物在极低温度(-70左右)下快速冷冻,然后在减压下利用升华现象除去水分(真空干燥)。有些方法如滤纸保藏法、液氮保藏法和冷冻干燥保藏法等均需使用保护剂来制备细胞悬液,以防止因冷冻或水分不断升华对细胞的损害。保护性溶质可通过氢和离子键对水和细胞所产生的亲和力来稳定细胞成分的构型。保护剂有牛乳、血清、糖类、甘油、二甲亚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