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百欧博伟生物biobwcom
百欧博伟生物biobwcom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8,138
  • 关注人气: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鼠树突状细胞的背景与应用及培养步骤!

(2023-10-19 13:17:29)
标签:

知识

教育

应用

分类: 细胞

        小鼠树突状细胞的背景与应用及培养步骤!

 

 

一、背景

 

小鼠树突状细胞是一类梭形,胞突呈分枝状,常有大小粗细不等的胞突的贴壁细胞。DCS小鼠树突状细胞肉瘤是L瘤株在615小鼠皮下移植后,取脾脏原代培养,传20代后形成的癌变细胞:细胞呈多角形、梭形及不规则形,胞突呈分枝状,常有大小粗细不等的胞突;经鉴定证明是小鼠树突状肉瘤细胞;在615小鼠皮下移植后成瘤。

 

二、细胞培养步骤

 

1、培养基及培养冻存条件准备:

 

1)准备培养基;北美胎牛血清,10%;双抗1%。

 

2)培养条件:气相:空气,95%;二氧化碳,5%。温度:37摄氏度,培养箱湿度为70%-80%。3)冻存液:90%血清,10%DMSO,现用现配。液氮储存。

 

2、细胞处理:

 

1)复苏细胞:将含有1mL细胞悬液的冻存管在37水浴中迅速摇晃解冻,加入4mL培养基混合均匀。在1000RPM条件下离心4分钟,弃去上清液,补加1-2mL培养基后吹匀。然后将所有细胞悬液加入培养瓶中培养过夜(或将细胞悬液加入10cm皿中,加入约8ml培养基,培养过夜)。第二天换液并检查细胞密度。

 

2)细胞传代:如果细胞密度达80%-90%,即可进行传代培养。对于贴壁细胞,传代可参考以下方法:弃去培养上清,用不含钙、镁离子的PBS润洗细胞1-2次。

 

1.加2ml消化液(0.25%Trypsin-0.53mM EDTA)于培养瓶中,置于37培养箱中消化1-2分钟,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消化情况,若细胞大部分变圆并脱落,迅速拿回操作台,轻敲几下培养瓶后加少量培养基终止消化。

 

2.按6-8ml/瓶补加培养基,轻轻打匀后吸出,在1000RPM条件下离心4分钟,弃去上清液,补加1-2mL培养液后吹匀。

 

3.将细胞悬液按1:2到1:5的比例分到新的含8ml培养基的新皿中或者瓶中。

 

3)细胞冻存:待细胞生长状态良好时,可进行细胞冻存。

 

三、应用

 

用于鼠李糖乳杆菌对猪轮状病毒感染BALB/c小鼠树突状细胞分化与发育的影响研究:

 

108只3-4周龄的BALB/c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为:LGG+PRV组、PBS+PRV组和PBS对照组:LGG+PRV组攻毒前7天每隔一天口服鼠李糖乳杆菌一次,浓度为100μL(106cfu)/只,第八天口服猪轮状病毒,浓度为200μL/只;PBS+PRV组攻毒前七天口服同计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BS),第八天口服猪轮状病毒,浓度为200μL/只;PBS组免疫攻毒期都口服PBS。

 

观察小鼠体重变化状况,于24h,48h,72h,96h不同时间点进行如下指标的检测:(1)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小鼠MLN、脾脏中CD11c+CD11b-CD8α+、CD11c+CD11b+CD8α-、CD11c+B220+CD8α+、CD11c+B220+CD8α-DC亚群分化情况和MHC-,CD80、CD86、CD40共刺激因子的表达水平;

 

2)QRT-PCR检测小鼠MLN与小肠中TLR3、NF-kappaB、IL-6、IL-10、TNF-α、IL-12以及IFN-γ的mRNA水平;

 

3)ELISA法检测IL-10和IFN-γ的含量变化。

 

结果表明:1)PRV感染后LGG+PRV组与PBS+PRV组DCs亚群分化不同,LGG+PRV组主要向CD11c+CD11b-CD8α+、CD11c+B220+CD8α+DC亚群分化(P<0.05),PBS+PRV组主要向CD11c+CD11b+CD8α-、CD11c+B220+CD8α-DC亚群分化(P<0.05)。说明鼠李糖乳杆菌免疫后促进机体CD8α+DCs的分化,进而高效的提呈抗原,并活化初始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激活适应性免疫。并且LGG+PRV组DCs高表达MHC-和CD80、CD86、CD40,由其48h时MHC-+DCs的极显著表达(P<0.01)说明LGG免疫后促进淋巴器官中DCs成熟,诱导T细胞进行免疫识别促进T细胞免疫反应,激活适应性免疫。

 

2)QRT-PCR检测结果显示LGG+PRV组增加TLR3、NF-κB、IL-12、IL-10、IL-6、TNF-α、IFN-γmRNA的表达,48h-72h时TLR3、NF-κB、IL-12、TNF-α、IFN-γ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显著(P<0.05)。PBS+PRV组也呈增加趋势,其中IL-10、IL-6表达量显著(P<0.05),但IFN-γ的mRNA表达水平呈降低趋势。说明LGG免疫后感染病毒时促进机体分泌TLR3、NF-κB和其他细胞因子,尤其是炎性细胞因子,从而激活TLR3与NF-κB通路增强机体固有免疫反应,介导适应性免疫发生白细胞混合反应,并发生Th1/Th2偏振反应,避免对机体的不利损伤。

 

3)ELISA检测IL-10、IFN-γ的表达水平进一步说明LGG抗PRV感染时主要调节Th1型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促进免疫应答以抑制和缓解病毒感染。以上研究结果表明LGG促进DCs分化与成熟,同时分泌TLR3、NF-κB及多种细胞因子,促进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方面的免疫应答,从而抑制和缓解病毒感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