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变异库克菌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及操作流程!

(2023-10-09 14:35:56)
标签:

技术

方法

收藏

分类: 微生物菌种

           变异库克菌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及操作流程!

 

 

变异库克菌是克氏库克菌属于微球菌属。克氏库克菌是中不常见的致病细菌,主要在皮肤还有口腔的地方存在,库克菌是Kocuria属的微生物原产地为中国。主要用于研究。

 

一、菌种简介

平台编号:Bio-59447

提供形式:冻干物

拉丁属名:Kocuria Varians

中文名称:变异库克菌

属名:Kocuria

种名加词:varians

来源历史:←天津科技大学(21006)

收藏时间:2007.2.9

资源归类编码:15131518102

模式菌株:非模式菌株

主要用途:研究   

生物危害程度:四类

致病对象:无

培养基:可溶性淀粉 20.0g,KNO3 1.0g,K2HPO4 0.5g,MgSO4·7H2O 0.5g,NaCl 0.5g,FeSO4·7H2O 0.01g,琼脂 15.0g, 蒸馏水 1.0L,pH7.2~7.4。0.06kg/cm2灭菌30min。

培养温度:37

资源保藏类型:培养物

保存方法:-80冰箱冻结法;真空冷冻干燥法

实物状态:有实物

共享方式:公益性共享;资源纯交易性共享;合作研究共享;资源交换性共享

源数据主键:21123

用途:研究;

注意事项: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产品信息以出库为准)

 

二、微生物培养方法

1、平板划线分离法:把混杂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中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圈在平板培养基表面,通过分区划线稀释而得到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后生长繁殖成单菌落。

2、稀释涂布平板法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菌落。

上述两种方法虽然都可以实现观察菌落特征的目的,但平板划线分离法不能对菌落计数,而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过程复杂,对平板的要求比较高,可参照以下步骤:

a、制备平板培养基将氯化钠蔗糖琼脂培养基加热溶化并冷却至65,向氯化钠蔗糖琼脂培养基中加入克林霉素溶液3~5ml并混合均匀,然后取20ml混合均匀的培养基溶液倒入培养皿,轻轻摇动培养皿,使培养基溶液均匀分布在培养皿底部,待培养基溶液凝固后即得平板培养基。

b、制备活性污泥混合液称取活性污泥土样15g,放入盛100ml无菌水并带有玻璃珠的三角烧瓶中,振摇15~20min混合均匀,用一支1ml无菌吸管从中吸取1ml土壤悬液加入盛有9ml无菌水的大试管中充分混匀,制成活性污泥混合液。

c、培养基涂布从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吸取0.2ml,滴在平板培养基表面的中央位置,用无菌玻璃涂棒将活性污泥混合液沿同心圆方向轻轻地向外扩展,使之分布均匀。

 

三、操作流程

菌株复苏:(按三区划线法将留菌管内的原始菌株进行复苏)

1)所有菌株,显色培养基分4区,每区一株,标明菌株号、菌种名常用缩写如下:

cal: 白念珠菌 cgl:光滑念珠菌 cpa: 近平滑念珠菌 ctr: 热带念珠菌 ckr: 克柔念珠菌 cne: 新型隐球菌,其他菌种标记全名

2)隐球菌除传显色培养基以外,另传1/2块血平皿上述菌株统一37oC孵育48h

菌种鉴定:(48h后观察结果)

 

四、菌种的纯化与复壮

变异库克菌在传代保藏过程中,易发生衰退、变异、污染、死亡,因此必须定期检查,将菌种接种至液体培养基内使之复活,重新分离,纯化开成单个菌落,再作菌种检定,包括菌落形态、颜色,染色性、镜下观察菌体形态等,必要时可做生化试验及血清学反应。

菌种经人工传代保藏过程中,由于自发突变而引起特性变弱或消失往往为菌种衰退。使衰退的菌种重新恢复原来的优良特性,称为菌种复壮。

常用方法有:

分离纯化:将菌种接种至营养肉汤培养基培养24小时,取菌液在营养琼脂平板上分区划线,培养后挑取典型单个菌落。

宿主复壮:将退化菌种接种到相应昆虫或动植物宿主体内,传种数代可恢复其原有的特性与毒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