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棒状杆菌属的培养特性与致病物质及防治原则!

(2023-09-13 13:29:59)
标签:

知识

教育

佛学

分类: 微生物菌种

        棒状杆菌属的培养特性与致病物质及防治原则!

 


一、菌种简介

棒状杆菌属指的是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因其成员的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而得名。多形态,排列不规则,常呈栅栏状或V字状等;染色不均匀,两端有着色较深的异染颗粒。无芽孢,大多数菌株无动力。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特殊,DNA中的G+C克分子含量为52~68%。胞壁多糖主要是阿拉伯糖和半乳糖。与分枝杆菌属、奴卡氏菌属和放线菌属相似,有交叉反应。分类学上认为本属与放线菌属关系尤为密切。

 

二、基本信息

中文名:棒状杆菌属

别名: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

拉丁学名:Corynebacterium

形态:多形态,排列不规则

种类:需氧或兼性厌氧

营养:要求特殊

领域:生命科学

 

三、形态特征

棒状杆菌属细菌种类较多,其中白喉棒状杆菌(C.diphiheriae)致病性强,可引起白喉( diphtheria)。此外,还有假白喉棒状杆菌、结膜干燥棒状杆菌、阴道棒状杆菌、痤疮棒状杆菌等,一般统称为类白喉杆菌(diphtheroid bacilli)。这些菌分别寄生于人鼻腔、咽喉、眼结膜、外阴和皮肤等处,一般无致病性,多为条件致病菌。

白喉棒状杆菌俗称白喉杆菌,是人类白喉(diphtheria)的病原体。白喉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理特征是在咽喉等处形成灰白色假膜。

白喉棒状杆菌又名KLB,是人类白喉的病原菌。菌体大小(0.3~0.8)×(1~8)微米,异染颗粒明显,无动力,适温为37,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但形态不典型,于吕弗勒凝固血清或鸡蛋培养基上迅速生长,且菌形典型,异染颗粒明显。在含有0.04%亚碲酸钾血琼脂培养基上,白喉棒状杆菌菌落呈黑色。根据在亚碲酸钾培养基上菌落的特点和生化反应特性分为重型、轻型和中间型,3型的产毒株对人类均有致病作用。对热或常用消毒剂敏感,对干燥、寒冷和日光的抵抗力较一般无芽孢细菌强,在儿童玩具和生活用品上留存数日后,仍具有传染性。

致病物质主要是外毒素,只有携带β棒状噬菌体的菌株才产生外毒素。病后因机体产生抗毒素抗体而有坚强免疫力。患者可用白喉抗毒素和青霉素等治疗。

还有一些生物学特性与白喉杆菌类似的细菌,称为类白喉棒状杆菌。常存在于人类或动物的鼻腔、咽喉、外耳道、眼结膜、外阴中以及皮肤的表面。多数对人类不致病,其中一些可能是条件致病菌。还有一些对动物致病。致家畜疾病的棒状杆菌均无运动性,大多引起化脓性疾病。疾病的发生常与创伤或动物的免疫力低下有关。

 

四、菌株分类

可分为3类:

1、人类及动物寄人或病原性棒状杆菌;

2、植物病原性棒状杆菌;

3、非病原性棒状杆菌。如白喉棒状杆菌,又名KLB, 是人类白喉的病原菌。菌体大小(0.3~0.8)微米×(1~8)微米,异染颗粒明显,无动力。

 

五、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温度为37,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但形态不典型,于吕弗勒( Loeffler)凝固血清或鸡蛋培养基上迅速生长,且菌落形状典型,为圆形、灰白色、光滑湿润的小菌落,异染颗粒明显。在含有0.04%亚碲酸钾血琼脂培养基上,白喉棒状杆菌菌落呈黑色。根据在亚碲酸钾培养基上菌落的特点和生化反应特性,可将该菌分为重型、轻型和中间型,三型的产毒株对人类均有致病作用。

 

六、致病物质

主要是外毒素,病菌通常在咽喉部粘膜上生长繁殖并分泌外毒素,可引起局部炎症,形成灰白色假膜。外毒素入血后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常损害心肌与外周神经等。使家畜致病的棒状杆菌均无运动性,大多引起化脓性疾病,如化脓棒状杆菌、假结核棒状杆菌(羊棒状杆菌)、肾棒状杆菌、马棒状杆菌、牛棒状杆菌、猪棒状杆菌(厌氧)等。

 

七、防治原则

1、人工自动免疫

应用白喉类毒素、百日咳菌苗、破伤风类毒素的混合制剂(DPT混合疫苗)。婴儿满月即可接种白百破疫苗,以后在3-4岁和6-8岁时各加强注射一次。锡克试验阳性的青少年及成年人也需接种白喉类毒素。

2、人工被动免疫

对白喉患者及密切接触的易感者肌注白喉抗毒素进行紧急预防。对白喉患者的治疗要早期、足量注射白喉抗毒素。注射前做皮肤试验,阳性者应采取脱敏注射。

3、抗菌治疗

对患者采取隔离,并同时应用抗生素,还应注意继发感染和带菌者的出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