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CC(B)40001粪产碱杆菌的培养与使用!
(2023-09-12 13:37:30)
标签:
技术方法教育 |
分类: 微生物菌种 |
粪产碱杆菌,外型为杆、短杆或球状,直径为0.5~1.0mm,长度为0.5~2.6mm,通常为单一菌体排列,不产生孢子,可以借着1~8条(有时可以高达12条)周鞭毛移动。主要用于葡萄糖发酵管,改良克氏双糖买的质控用菌株。
一、菌种简介
平台编号:Bio-68053
规格:甘油/培养物
拉丁属名:Alcaligenes Faecalis
菌株名称:粪产碱杆菌
生物安全等级:1
性状:乳白或白色、冻干粉
用途:葡萄糖发酵管、改良克氏双糖的质控用菌株
包装:菌种管
保存条件:4,避光
批号:40001-11
用途:葡萄糖发酵管,改良克氏双糖买的质控用菌株
注意事项: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产品信息以出库为准)
二、使用方法和要求
1、培养基: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 51)或适宜培养基。
2、培养条件:35~37,需氧。
3、启开方法:
1) 复苏菌种前应准备各适于该菌种生长的固体、液体培养基和培养设备,所 有操作均应在合适的生物安全防护条件下进行;
2) 启开菌种宜采用锯开法(锯开前用 75% 酒精棉消毒菌种管外壁)。用吸管将液体培养基 0.5ml 左右注入被启开的菌 种安瓿中并吹打,使安瓿中的冻干菌 种溶解成菌悬液;
3) 将上述菌悬液全部吸出,分别接种到固体斜面和液体培养基中,于 35~37培养箱中培养 18~24 小时;
4) 次日观察菌种的生长情况,如菌种未生长,应继续培养至 72 小时;
5) 复苏后的菌种按规定使用。
三、储藏条件
暂不启开的安瓿可置于 2~8保藏。
四、注意事项
1、该菌种仅限用于实验室检验及研究用,不能用于商业用途。
2、如使用该菌种发表文章,应在文章中注明。
3、本中心仅对从本中心直接获取菌种的客户负责。
五、菌种的培养
1、菌种是指食用菌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菌种分为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三级。工业发酵的有用菌种,其筛选步骤包括菌种分离、初筛和复筛。
2、挑选具有某种能力的有用菌种,也称种子制备,是指菌种在一定条件下,经过扩大培养成为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 菌种的制备过程。以作接入发酵罐中进一步扩大菌体量及合成产物之用。
3、种子制备包括孢子制备和菌丝体制备菌种制备。
4、保存在沙土管或冷冻管中的 菌种,用无菌手续挑取少许,接入琼脂斜面培养基上,在25(或较高温度)下培养5~7天(或较长时间。所得孢子还需进一步用较大表面积的固体培养基以获得更多孢子(对于霉菌类孢子制备,多数采用大米、小米之类的天然培养基)。
5、将培养成熟的斜面孢子制成悬浮液,接种到扁瓶固体培养基上,于25~28培养14天。将成熟的扁瓶孢子于真空中抽干,使水分降至10%以下,并放入4冰箱中备用。一次制得的孢子瓶可在 上延续使用半年左右。
6、如果有些菌种不产孢子,如赤霉素产生菌或产孢子不多的,则可采用摇瓶液体培养制得菌丝体,作种子罐的种子。种子罐的目的是使接入有限的孢子或菌丝体迅速发芽、生长、繁殖成大量菌体。其中的培养基组分应是易于被菌体利用的碳源(如葡萄糖)和氮源(如玉米浆),及无机盐(如磷酸盐)等。作为发酵罐的种子应生命力旺盛、染色深、菌丝粗壮,无杂菌及异常菌体。接种量一般在10%~20%。
六、实验内容
1、称量→溶化→调pH→过滤→分装→加塞→包扎→灭菌→无菌检查
2、干热灭菌:装入待灭菌物品→升温→恒温→降温→开箱取物
3、高压蒸汽灭菌:加水→装物品→加盖→加热→排冷空气→加压→恒压→降压回零→排汽→取物→无菌检查
4、过滤除菌:组装灭菌→连接→压滤→无菌检查→清洗灭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