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豆低聚糖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效果!

(2023-08-30 14:30:52)
标签:

知识

作用

文化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大豆低聚糖生理功能及作用效果!

 


大豆低聚糖是大豆籽中可溶性寡糖的总称,主要成分是水苏糖、棉籽糖和蔗糖,还含有葡萄糖、果糖等成分。大豆低聚糖主要来源于大豆,成熟后的大豆约含有10%的大豆低聚糖。

 

常见的大豆低聚糖有液体和粉末两种形态,大豆低聚糖甜味纯正、糖度为蔗糖的70%~75%,是蔗糖能量值的50%。液体的大豆低聚糖浆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酸稳定性和储存稳定性,在低温下可以长期储存,大豆低聚糖不能被胃酸及酶降解。

 

大豆低聚糖的生理功能及作用

 

大豆低聚糖可以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水苏糖和棉籽糖不能被人体消化酶分解,但可以被肠道内的双歧杆菌充分利用,促进长期杆菌增殖,抑制肠道内的腐生菌生长,阻止致病菌入侵,减少有毒发酵产物及有害细菌酶的产生,改善肠道菌群结构。

 

大豆低聚糖还有调节血脂作用,它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

 

大豆低聚糖还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它可以直接作用于脾淋巴细胞和NK细胞,促进脾淋巴细胞的转化,提高NK细胞杀伤活性。大豆低聚糖还可以通过增殖双歧杆菌来刺激肠道免疫细胞,提高肠道免疫蛋白A浆细胞的产生能力,诱导免疫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力。

 

大豆低聚糖也具有抗氧化作用,动物实验证明,大豆低聚糖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和心、脑组织中过氧化酶活力,表明它具有一定的抗氧化防衰老作用。

 

大豆低聚糖还具有润肠通便、保肝、降低血压、抗肿瘤、防龋齿,促进b族维生素的合成等作用。

 

综上所述,大豆低聚糖有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具有调节血脂抗氧化等很多保健作用,目前在我国、日本均被批准应用于保健食品中。

 

大豆低聚糖对人体的好处

 

大豆低聚糖的主要成份棉子糖和水苏糖对双歧杆菌有明显的增殖作用,对有害细菌几乎不起作用。大豆低聚糖在肠道被双歧杆菌吸收利用,被发酵降解成短链脂肪酸和一些抗菌素物质,抑制了外源致病菌和肠内固有腐败细菌的增殖,减少有毒发酵产物及有害细菌酶的产生。双歧杆菌通过磷脂酸与肠黏膜上皮细胞相互配合作用,占据肠黏膜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保护作用的生物膜屏障,阻止有害菌群的入侵,起到改善肠道环境和保护肠道的作用。

 

1、预防便秘

 

大豆低聚糖具备部分膳食纤维的黏稠性、持水性和水膨胀性的物理特性,同时双歧杆菌发酵低聚糖产生大量的短链脂肪酸,能刺激肠道蠕动、增加粪便湿润度、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促进排便,从而防止便秘的发生。在人体实验中,每天摄入3-10克低聚糖,一周之内便可起到防止便秘的效果。

 

2、促进肠道内营养物质的生成和吸收

 

大豆低聚糖促进了双歧杆菌的增殖,双歧杆菌在肠道内能自身合成或促进合成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和叶酸等维生素,同时,还能促进钙质和乳制品的消化吸收,迅速给机体补充营养。

 

3、降低血压

 

通过人体实验发现,高血压受试患者每天摄入11.5克大豆低聚糖,持续5周后,人体舒张压的高低与其粪便中双歧杆菌的数量占总细菌数的比例成明显负相关,由此可见,大豆低聚糖通过促进双歧杆菌的增殖达到降低血压的功效。

 

4、降低血清胆固醇

 

大量的人体实验已证实了摄入大豆低聚糖后可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水平,每天摄入6-12克大豆低聚糖持续2周至3个月,总血清胆固醇可以明显降低。

 

5、保护肝脏

 

人长期摄入大豆低聚糖,能减少体内有毒代谢物质的产生,减轻肝脏解毒的负担,产生互感作用,并对肝炎和肝硬化等肝病均有防治功效。实验表明,让一个69岁患有肝硬化的老年病人每天服用大豆低聚糖3克,5天后其肝昏迷和便秘症状都有所缓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