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生物菌剂是现代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点!

(2023-08-15 10:32:52)
标签:

教育

文化

时评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微生物菌剂是现代农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点!

 


百欧博伟生物:近几年,生物产业迎来了发展势头,在农化领域,以微生物菌剂等微生物肥料为主的一类生物产品开始发力,根据农村农业部的调查,2015年底,累计批准颁发微生物肥料产品登记证2398个。截至2020年5月底,前瞻在农业农村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查询到的微生物微生物肥料产品登记证为7246个。四年半的时间我国微生物化肥的产品登记数量快速上升,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7.8%。其中微生物菌剂产品登记数量3315个,占比45.75%;生物有机肥产品登记数量2205个,占比30.43%;复合微生物肥料产品登记数量1399个,占比19.31%。

 

市场上微生物菌剂类产品越来越多,产品那么多,卖点大同小异,农户应该怎么辨别产品质量的好坏?我们—起解读中国微生物菌剂市场发展现状以及如何挑选好产品。

 

微生物菌剂在中国

 

高强度、复种指数高都是中国农业种植的特点,从不使用化肥农药的低产出到依赖大量化肥农药带来高收入,中国的农业一直以来都处于过度开发土地生产潜力的误区。中国的农业种植大量的使用化肥农药,尤其是大棚蔬菜,以及果树区,农药化肥的投入占据整个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二。不仅使用量大,化肥利用率也低,不到30%,所以现在我们要承受放肆依赖化肥农药的后果。大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也造成了严重的土壤问题,土壤板结、土壤酸化、土壤盐渍化、土壤地力衰竭、土壤污染、土传病害等一系列的问题相继出现。

 

要解决土壤的质量健康、提高肥料有效性及其利用率、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离不开微生物的作用!

 

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决定了其在土壤和农业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微生物在土壤中物质、能量的输入输出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够活化土壤有机与无机养分,分解有机物,释放养分,增加养分的有效性。

 

微生物通过代谢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以及分泌的有机酸等酸性物质,促进土壤中微量元素的释放及螯合,有效打破土壤板结,促进团粒结构的形成,并能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促进有机质、腐殖酸和腐殖质的生成。

 

微生物在其繁殖和代谢过程中,可以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化肥、有机农药、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等,降低土壤污染的程度。

 

微生物菌剂的使用大大减少了化肥的用量及减少污染,而且可以通过微生物之间或与植物之间的互作来增强植物的抗病与抗逆能力,这对于提高农作物品质及产量、延长农产品的采收期和自然保鲜期有着重要意义。

 

所以如果科学的利用微生物产品,可有效改善当下的一系列土壤问题,乃至影响到整个中国农业发展前景,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包含微生物菌剂在内的一类产品能够走俏的原因。

 

微生物菌剂与微生物菌肥的区别:

 

菌剂是农用微生物菌剂的简称,对应的标准是《农用微生物菌剂》(即微生物接种剂)(GB20287-2006),是指1种或1种以上的目标微生物经工业化生产扩繁后直接使用或仅与利于该培养物存活的载体吸附所形成的活体制品,它是菌肥大类的其中主要的—种。

 

市场肥料多,如何挑选好产品?

 

目前市场上的微生物菌剂大多数是用于土壤中,抗病、抗重茬等,但是也有用于杀菌剂、少量杀虫剂。品类多,同质化产品也不少,各个生产厂家推广的卖点也是多种多样。

 

市场上微生物菌剂产品众多,对于经销商或者种植户而言,很难辨识出好的产品,而认为一种产品中菌的种类越多、菌种数量越大越好,其实这是—种片面认知。不仅要看菌的数量,还要看其在土壤中的定殖活性。

 

菌衡量标准为“有效活菌数(CFU)”,单位为“亿/g或亿/ml”,数量不能代表全部,不但要看菌数量,还要看有效活菌的数量,使用后起作用的只有活菌,有益活菌数量越大效果会表现越好。坤禾集团研发微生态功能菌细胞休眠与激活技术,解决菌种的保存问题,坤禾产品做到真正的休眠,转化到液体微生物菌剂产品包装完全密封不带透气孔,保质期可以长达36个月保持菌种活性衰减率不到15%,解决行业痛点问题。

 

另外菌种的效果好坏,不同亚种搭配也很关键,不同的亚种的作用侧重点有区别,多亚种搭配效果更有针对性,更全面。以坤禾枯草芽孢杆菌为例,在坤禾的菌种库中有枯草的亚种30多株,投入使用的也有9株,多亚种保障的微生物菌剂功能作用的发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