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豚鼠气单胞菌的特点与培养及保藏与注意事项!

(2023-06-14 10:33:11)
标签:

知识

教育

方法

分类: 微生物菌种

        豚鼠气单胞菌的特点与培养及保藏与注意事项!

 

 

豚鼠气单胞菌,属质控菌株,除弯曲菌属需冷冻保存(-18)外,其它都应在2-8保存。主要用于分类;研究;教学。

 

一、菌种简介

平台编号:Bio-094683

规格:冻干物

拉丁属名:Aeromonas Caviae

菌株名称:豚鼠气单胞菌

收藏时间:2010/6/7

原始编号:BCCM =LMG 3775T=ATCC 15468=CCUG 25939=CIP 76. 16 =CUETM 84/235=DSM 30190=IMET 11045=JCM 1060=NRRL B-968=Altwegg A309=Kosako 71=Popoff 545=Sakazaki 71

原产国:中国

资源归类编码:15131116101

模式菌株:模式种

主要用途:分类;研究;教学

特征特性:具有圆端的直杆或接近球状,直径0.3~1.0μm,革兰氏阴性。单个、成对或短链。兼性厌氧,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可在22生长。大多数种发酵麦芽糖和海藻糖。

培养基编号:533

培养温度:30

注意事项: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产品信息以出库为准)

 

二、菌株特点

1、该菌为需氧芽孢杆菌,细菌繁殖体G兰氏染色阴性呈紫色,细菌芽胞孔雀绿着色。其细菌繁殖体对培养基要求低,在溴甲酚紫葡萄糖蛋白胨琼脂上生长良好,表面粗糙呈米黄色。

2、适生长繁殖湿度为56-65,培养24h即可形成菌落,37下24h看不到菌落。

3、本生物指示剂载体为高级滤纸片,染菌量为5×105-5×106cfu/片或1×106cfu/片,封装在小纸袋内,热死亡时间为121,3.9 min阳性,19 min阴性;D10值1.3-1.9 min,符合美国药典第十一版规定标准。

4、该菌无毒,热抗稳定,在冰箱内4下保存一年抗力无明显下降,在常温(20左右)可保存1个月。

 

三、培养条件

1、营养肉汁琼脂:牛肉膏3.0g,蛋白胨10.0g,NaCl 5.0g,琼脂15.0g,蒸馏水1.0L,pH7.0。[注]培养芽孢杆菌时加入5mg MnSO4·H2O,则有利于产生芽孢。pH7.0。121,15min。

2、需氧类型:好氧

3、培养温度:55

 

四、注意事项

1、菌种常规培养时间:细菌1-2天,酵母3天,霉菌5-7天,大型真菌7-10天。

2、试管斜面种请尽快转接,不建议长期存放。

3、初次使用时请按照本说明书推荐条件进行复活培养,如使用其它类型培养基或培养条件造成菌种不活等损失,我司不负责任。

4、使用者应保证菌种的安全储存和操作,带菌废弃物应高压灭菌处理后丢弃。

 

五、保藏方法

1、传代培养保藏法

又有斜面培养、穿刺培养、疱肉培养基培养等(后者作保藏厌氧细菌用),培养后于4-6冰箱内保存。

2、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

是传代培养的变相方法,能够适当延长保藏时间,它是在斜面培养物和穿刺培养物上面覆盖灭菌的液体石蜡,一方面可防止因培养基水分蒸发而引起菌种死亡,另一方面可阻止氧气进入,以减弱代谢作用。

3、载体保藏法

是将微生物吸附在适当的载体,如土壤、沙子、硅胶、滤纸上,而后进行干燥的保藏法,例如沙土保藏法和滤纸保藏法应用相当广泛。

4、寄主保藏法

用于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它们必须在生活的动物、昆虫、鸡胚内感染并传代,此法相当于一般微生物的传代培养保藏法。病毒等微生物亦可用其他方法如液氮保藏法与冷冻干燥保藏法进行保藏。

5、冷冻保藏法

可分低温冰箱(-20-30,-50-80)、干冰酒精快速冻结(约-70)和液氮(-196)等保藏法。

6、冷冻干燥保藏法

先使微生物在极低温度(-70左右)下快速冷冻,然后在减压下利用升华现象除去水分(真空干燥)。有些方法如滤纸保藏法、液氮保藏法和冷冻干燥保藏法等均需使用保护剂来制备细胞悬液,以防止因冷冻或水分不断升华对细胞的损害。保护性溶质可通过氢和离子键对水和细胞所产生的亲和力来稳定细胞成分的构型。保护剂有牛乳、血清、糖类、甘油、二甲亚砜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