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百欧博伟生物biobwcom
百欧博伟生物biobwcom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58,757
  • 关注人气: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ATCC51357坏死梭杆菌亚种百欧博伟生物

(2023-06-07 09:54:59)
标签:

知识

技术

教育

分类: ATCC菌种

          ATCC 51357 坏死梭杆菌亚种 百欧博伟生物

 


一、菌种简介

平台编号:Bio-79921

规格:Freeze-Dried

拉丁属名: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 Subsp.

菌株名称:坏死梭杆菌亚种

用途:ATCC原装进口

注意事项: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产品信息以出库为准)

 

二、详细描述

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 subsp. funduliforme (Halle) Shinjo et al.拉丁名

(ATCC® 51357™) 统一编号

Strain Designations 菌种别名 : JCM 3724 [Fn 524; VPI 6161] /

Type Strain 模式菌种: yes /

Biosafety Level 生物安全等级 : 2

Biosafety classification is based on U.S. Public Health Service Guidelines,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customer to ensure that their facilities comply with biosafety regulations for their own country.

Product Format  提供形式 freeze-dried

Preceptrol® no

Type Strain 模式菌种 yes (type strain)

Medium培养基 ATCC® Medium 1490: Modified chopped meat medium

Growth Conditions 生长条件

Temperature 培养温度 : 37.0

Atmosphere 需氧情况 : Anaerobi

chain of Custody 来源国家 ATCC <<--JCM<<--T. Shinjo Fn 524 <<--- M. Kanoe <<--- VPI 6161

References 参考文献  Shinjo T, et al. Proposal of two subspecies of 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 (Flugge) Moore and Holdeman: 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 subsp. necrophorum subsp. nov., nom. rev. (ex Flugge 1886), and 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 subsp. funduliforme subsp. nov., nom. rev. (ex Halle 1898). Int. J. Syst. Bacteriol. 41: 395-397, 1991. PubMed: 1883714

type strain

type strain

Cross References Nucleotide (GenBank) : AF342845 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 subsp. funduliforme strain ATCC 51357 16S ribosomal RNA gene, partial sequenc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1, complete sequence; and 23S ribosomal RNA gene, partial sequence.

 

三、基本概念

(1)菌群:由多种细菌混合组成的相对稳定的细菌群体,具有某些共同性状。如大肠菌群包括大肠杆菌、产气肠细菌及他们之间的过渡类型。

(2)菌属:菌种的上一级分类,通常性状相近、亲缘关系密切的若干菌种组成一个菌属,如芽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乳杆菌属等。

(3)是细菌最基本的分类单位,通常指表型特征相似、亲缘关系接近的一类细菌群体,与同属内其他种有着明显差异;当涉及到细菌保存时,菌种是指细菌的种子(用来长期保存)资源。

(4)菌型:同一菌种的不同细菌,在某些方面存在较小差异的为同一菌型,通常一个菌种内的细菌可以分为多种不同的菌型。

(5)菌株: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系培养而成的纯遗传型群体及其一切后代,一种微生物的每一个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均可称为该菌种的一个菌株。

 

四、产品优势

1、产品质量稳定,是为科研和生产提供微生物菌种资源共享服务的专业平台。

2、国内首创封闭管包装,冻干后的菌株使用时添加配套的复苏培养基后迅速而完全溶解。针对不同的菌株提供八种不同的培养方法,保证菌种的复苏质量。

3、严格的质检程序,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4、该类产品广泛使用到食品、药品、化妆品、水产品、化工等行业,疾控中心、质检局、出入境、药检局等等,得到广泛好评。

 

五、使用范围

1)合成培养基。合成培养基的各种成分完全是已知的各种化学物质。这种培养基的化学成分清楚,酿酒酵母菌组成成分精确,重复性强,而且微生物在这类培养基中生长较慢。如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察氏(Czapek)培养基等。

2)天然培养基。由天然物质制成,如蒸熟的马铃薯和普通牛肉汤,前者用于培养霉菌,后者用于培养细菌。这类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很不恒定,也难以确定,但配制方便,营养丰富,培养效果好,所以常被采用。

3)半合成培养基。在天然有机物的基础上适当加入已知成分的无机盐类,或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某些天然成分,如培养霉菌用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这类培养基能更有效地满足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

 

六、保藏方法

1、传代培养保藏法

又有斜面培养、穿刺培养、疱肉培养基培养等(后者作保藏厌氧细菌用),培养后于4-6冰箱内保存。

2、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

是传代培养的变相方法,能够适当延长保藏时间,它是在斜面培养物和穿刺培养物上面覆盖灭菌的液体石蜡,一方面可防止因培养基水分蒸发而引起菌种死亡,另一方面可阻止氧气进入,以减弱代谢作用。

3、载体保藏法

是将微生物吸附在适当的载体,如土壤、沙子、硅胶、滤纸上,而后进行干燥的保藏法,例如沙土保藏法和滤纸保藏法应用相当广泛。

4、寄主保藏法

用于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它们必须在生活的动物、昆虫、鸡胚内感染并传代,此法相当于一般微生物的传代培养保藏法。病毒等微生物亦可用其他方法如液氮保藏法与冷冻干燥保藏法进行保藏。

5、冷冻保藏法可分低温冰箱(-20-30,-50-80)、干冰酒精快速冻结(约-70)和液氮(-196)等保藏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