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百欧博伟生物biobwcom
百欧博伟生物biobwcom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18,138
  • 关注人气: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荧光假单胞菌的培养特征与风险提示及临床意义!

(2023-06-06 09:32:32)
标签:

技术

时评

佛学

分类: 微生物菌种

       荧光假单胞菌的培养特征与风险提示及临床意义!

 


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是一种环境污染菌。对于人类是一种罕见的机会致病菌。荧光假单胞菌属于假单胞菌属,是化能异养型的革兰氏阴性菌,呈杆状,有鞭毛。能分泌黄绿色荧光色素发出荧光,能产生抗生素、水解酶等代谢产物,在 4-37范围内,中性环境中生长,生理生化特性显著,是作为嗜冷菌是牛奶中危害最大的微生物。

 

一、培养特征

 

荧光假单胞菌是典型的革兰氏阴性菌,电镜观察其菌体呈杆状,对数生长期时大小一般为(0.7~0.8)μm×(2.3~2.8)μm,呈单个或成对排列,具有极生鞭毛,偶见无鞭毛无动力的菌株,运动活泼,不形成芽孢。DNA的G+C比例范围为59.4~61.3克分子%,生物型IV有最低值,生物型II有最高值。该菌能液化明胶,葡萄糖发酵、蔗糖发酵、乳糖发酵均为阳性,并且能以多种醇类物质作为碳源,不能利用乙醇、L-鼠李糖等。甲基红试验、柠檬酸盐发酵、接触酶反应均为阳性,水解淀粉、脂酶反应阴性,对青霉素有抗性,不产生绿脓菌素。

 

具有分解纤维素、蛋白质和结合Fe3+的能力,但不能分解几丁质。有些菌株(生物型II,III和IV)能进行反硝化,生物型I和III在卵黄反应中为阳性,生物型I一般可分解脂肪,生物型II不解脂。营专性好氧生活,可在pH5.7和7%NaCl的环境中生长,最适生长温度约25~30。大多数菌株在4或4以下生长,在41不生长。

 

荧光假单胞菌KMB固体培养基上于28下培养2d后,生长良好,菌落微隆起,砖红色,边缘呈波浪花纹向外扩展,表面较湿润稍凸起不透明,易用接种针挑起,与该菌属下其他种类的典型区别在于能产生水溶性的黄绿色素(青脓素),紫外线(366nm)斜光照射下可见黄绿色荧光。荧光假单胞菌在普通培养基、麦康凯、沙门和志贺菌属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均可生长。在PDA培养基上长势极弱或不生长,菌落深红色。

 

微生物的良好生长需要培养基各组分浓度和比例合适,碳源和氮源对菌体的生长或蛋白的表达影响较大,浓度太低会造成营养缺乏,限制菌体正常生长,进而影响代谢产物的产量。国内外一些学者对荧光假单胞菌的最佳生长条件做了研究,对一些促生菌和生防菌的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为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和生态适应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二、风险提示

 

荧光假单胞菌除了可以防治植物的病害之外,本身还是一种环境污染菌。在日常生活中,荧光假单胞菌是奶类、蛋类在低温保存条件下导致腐败变质的主要细菌之一。荧光假单胞菌对于人类是一种罕见的机会致病菌。在临床上最多见的是血液及血制品被荧光假单胞菌污染,当病人输入了被荧光假单胞菌污染的血液及血制品后,可出现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和血管内凝血等严重后果。

 

由于现有的许多抗生素对荧光假单胞菌都不敏感,所以一旦感染此菌,病死率很高。荧光假单胞菌还可以使一些动物体发生病变,产生相应的症状。在植物体中,荧光假单胞菌可以协同一些病虫害加重对植物体的危害,如研究发现,松材线虫在结合有毒的荧光假单胞菌时,能够促进黑松的致病率。荧光假单胞菌对动植物的危害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越有利于荧光假单胞菌生长的环境就对动植物的危害越大。

 

随着接种冰核细菌的浓度增加,烟株的冻害程度逐渐加剧。假单胞菌属中除了荧光假单胞菌之外,其他的假单胞菌也能造成环境的污染。研究发现宁波沿海陆源排污口中存在较多的假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的含量与排污口的主要污染物有关,氨氮含量较高的排污口假单胞菌属的含量更高。还推测与季节性温度变化有关。

 

三、生物学作用

 

以原核生物16S保守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方法,从荧光假单胞菌基因组中扩取其16S保守序列,连接到T-载体,以设计好的限制性内切酶,分别切割表达载体(pET32a、pMAL-c2、pGEX-6p-1 )和目的基因,然后将目的基因与表达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表达宿主菌(BL21、Origami),并以酶切方法验证连接的正确性;诱导表达后即可得到LPL(脂蛋白脂肪酶)

 

荧光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分类学上属于细菌域、变形菌门、γ-变形菌纲、假单胞菌目、假单胞菌科的假单胞菌属。细胞为直的杆菌,大小为0.7-0.8X2.3-2.8 微米,不产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有数根极生鞭毛,运动。需氧,进行严格的呼吸型代谢,以氧为最终电子受体。能以硝酸盐为替代的电子受体进行厌氧呼吸。化能营养异养,不需要有机生长因子。氧化酶阳性,接触酶阳性。能利用葡萄糖和果糖,有些菌株能从蔗糖合成果聚糖,明胶液化。生长温度范围 4-37,最适生长温度是25-30。 DNA中G+C 含量是60-61%。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如土壤、水、植物及动物活动环境中。该菌生化能力活跃,可降解许多人工合成化合物,常被用于环境保护。

 

还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是已知植物根际有益微生物中种群数量较多的细菌种类之一。该菌营养需要相对简单,能够利用根系分泌物中大部分营养迅速在植物根围定殖。其中一些菌株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和防治病害的作用,因而可能用于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

 

四、临床意义

 

可从伤口、痰、胸水、尿和血液中分离出来,也可从血库存在中分离出。可在冰箱储存的血液及血液制品中繁殖,而且自溶后释放内毒素。其内毒素的磷脂部分,可导致输血后不可逆的休克。

 

五、相关污染事例

 

【北京工商局称“发光猪肉”为细菌引起】北京市工商局13日回应称,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对送检“发光猪肉”样本进行了检测,送检样本均未检出荧光增白物质,但检出了荧光假单胞菌。专家表示,这种细菌并不可怕,对正常人群不具有致病性,只要猪肉本身没有腐败变质,煮熟即可杀灭该细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