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角质形成细胞的使用与组成及主要用途!
(2023-05-16 11:03:02)
标签:
知识技术用途 |
分类: 细胞 |
一、细胞详述
角质形成细胞是一种不断分化的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其分化的最终阶是形成角蛋白。根据角质形成细胞的发展阶段和特点,从内向外可将其分为五层。基底细胞层又称生发层,棘细胞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成熟表现为从基底层到向角质层的逐渐移行。在单一移行过程中,角质形成;细胞的形状和功能也逐渐发生着变化,从单层柱状上皮的基底层到扁平的细胞核消失的角质层。新生的基底细胞进入棘细胞层,然后上移到颗粒层的最上层。
二、产品信息
平台编号:Bio-132417
规格:1×10Cells/T25培养瓶
细胞名称:人角质形成细胞
用途:原代细胞
注意事项: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产品信息以出库为准)
三、细胞特性
1)细胞来源于实验动物的正常皮肤组织。
2)细胞鉴定:广谱角蛋白((Pan Cytokeratin)免疫荧光染色为阳性。
3)经鉴定细胞纯度高于90%。
4)不含有 HIV-1、 HBV、HCV、支原体、细菌、酵母和真菌。
5)细胞生长方式:上皮样细胞,贴壁培养。
四、产品的运输和保存
视天气状况和运输距离远近,公司与客户协商后选择下述方式中的一种进行。
1)1mL冻存细胞悬液装于1.8ml的冻存管中,置于装满干冰的泡沫保温盒中进行运输;收到细胞后请尽快解冻复苏细胞进行培养,如无法立刻进行复苏操作,冻存细胞可在-80的条件下保存1个月。
2)T-25培养瓶充满完全培养基后进行常温运输;收到细胞后请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如铺瓶率超过85%请立即进行传代操作,如悬浮的细胞较多,请将培养瓶至于培养箱中静置过夜以帮助未死亡的悬浮细胞能够再次贴壁。
五、产品使用
1)本产品仅能用于科研
2)本产品未通过直接用于活体动物和人的审核
3)本产品未通过用于活体诊断的审核
六、细胞组成
根据分化阶段和特点可分为五层,由内至外分别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
1、基底层
位于表皮底层,由一层立方形或圆柱状细胞构成。其长轴与表皮和真皮之间的交界线垂直。胞质内含有较丰富的游离核糖体,苏木紫伊红染色切片中呈嗜碱性。核偏下,卵圆形,核仁明显,核分裂相常见。基底细胞常含有黑素颗粒,呈帽状分布于核上方。基底细胞具有活跃的增殖能力,并不断向表层演变,产生新的表皮细胞,故此层又称生发层。
2、棘层
位于基底层上方,由4~8层多角形细胞构成,核较大呈圆形,细胞间有许多短小的胞质突起如棘状,故称为棘细胞。越向外细胞分化越好,趋向扁平。
3、颗粒层
位于棘层上方,在角质层薄的部位由1~3层梭形或扁平细胞构成。其特征为细胞内可见透明角质颗粒,在苏木紫伊红染色中显示强嗜碱性。颗粒层细胞胞质内板层颗粒增多,且向细胞边缘迁移。渐渐与胞膜融合,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出酸性黏多糖和疏水磷脂,形成多层膜状结构,加强细胞间的黏结,并阻止棘层细胞间隙内的组织液外溢。
4、透明层
位于颗粒层与角质层之间,仅见于掌跖等部位的较厚表皮中,由2~3层较扁平的细胞构成。
5、角质层
位于表皮最上层,细胞正常结构消失,胞质中充满由张力细丝与均质状物质结合而形成的角蛋白。细胞膜增厚,并皱褶不平。相邻细胞边缘互相重叠,细胞间充满板层颗粒释放的脂类物质。角质层细胞是一些已角化死亡的细胞,在皮肤的保护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七、主要作用
1、角质形成细胞的特点是可以产生角蛋白。角质形成细胞自最下面的基底细胞不断增殖,在向上移动的同时产生坚韧的角蛋白。角质形成细胞间通过一种称为桥粒的结构紧密连接在一起,当桥粒连接出现问题时会导致各种皮肤水疱性疾病的发生。
2、最外层的角质层一般由5~20层已经死亡的扁平细胞组成。这些细胞没有细胞核或其他的细胞结构,细胞中充满了角蛋白和无定形基质组成的复合物。角质层细胞的排列非常有特点,呈叠瓦状,其边缘与邻近的角质层细胞互相交错重叠,使角质层可以起到很好的屏障作用。
3、角质层细胞周围包绕着丰富的脂质,因此角质层不但坚韧,而且也是人体的一层天衣无缝的保护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