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变色栓菌的形态特征与生长环境及育植技术!

(2023-05-06 10:09:47)
标签:

技术

知识

教育

分类: 微生物菌种

      变色栓菌的形态特征与生长环境及育植技术!

 


一、菌种简介

 

变色栓菌(学名:Trametes versicolor (L.) Lloyd)是多孔菌科、云芝属一年生木栓质真菌。子实体仅由菌盖组成,菌盖复瓦状叠生,呈肾脏形、半圆形或近圆形,有环状同心棱纹及辐射状皱纹,菌盖边缘反卷呈波浪状,菌盖腹面有无数小孔,管孔圆形,菌丝多数均有锁状联合。丝尖端及分枝处核最活跃,细胞分裂中期可明显看到其染色体数目为4条。

 

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中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山东、山西、陕西、四川、贵州、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21个省份和4个自治区。变色栓菌是以阔叶树弱活立木、枯立木为生的木腐性真菌。

 

变色栓菌其有效成分变色栓菌多糖对治疗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乙型肝炎有显著疗效,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癌治癌也较有效。

 

二、形态特征

 

变色栓菌子实体仅由菌盖组成(无菌柄),为一年生木栓质。菌盖复瓦状叠生,呈肾脏形、半圆形或近圆形,暗灰色或灰色,有环状同心棱纹及辐射状皱纹,菌盖边缘反卷呈波浪状,大小及形状变化较大,一般个体直径为10厘米×15厘米,厚0.1厘米左右。菌盖腹面有无数小孔,管口呈白色或淡褐色,每毫米4-5个,管孔圆形,显微镜下观察变色栓菌菌丝体呈长条形,有横隔和分支,菌丝直径约0.4-3.8微米,多数均有锁状联合。制片观察结实性菌丝、缠绕菌丝、骨架菌丝均能见到。经染色后可观察到菌丝内的细胞核,有些菌丝细胞为双核.有些为多核,处于间期的细胞核为圆形,直径较菌丝小,菌丝尖端及分枝处核最活跃,细胞分裂中期可明显看到其染色体数目为4条。

 

三、生长环境

 

变色栓菌是以阔叶树弱活立木、枯立木为生的木腐性真菌,偶尔也能在针叶树腐树木杆上生长。  

 

四、分布范围

 

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中国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山东、山西、陕西、四川、贵州、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21个省份和4个自治区。

 

五、育植技术

 

母种复壮:采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11(去皮马铃薯200克、蔗糖20克、蛋白陈2克、酵母粉3克、磷酸二氢钾1克、硫酸镁20克、纯净水1000毫升),用18毫米×180毫米试管,以常规方法制成斜面,接种后7天长满管。

 

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原种配方:麦粒98%,石膏粉1.5%,碳酸钙0.5%;栽培种配方:木屑78%,麦鼓10%,米糠10%,石膏粉1%,蔗糖l%,制作以500毫升罐头瓶为容器,方法和其它菌类菌种制作方法相同,接种后置于27±1的温箱中培养,约10天后菌丝长满瓶即可用于生产。

 

栽培袋的制作:以17厘米×33厘米聚丙烯菌袋为容器,装袋机装袋,用一层聚丙烯薄膜和两层牛皮纸封口,高压灭菌2小时以上,按无菌操作要求接种,每瓶菌种约接20-25个菌袋,接种后置培养室中发菌管理。

 

发菌管理:变色栓菌在发菌前期培养温度较为重要,一般要求温度在25左右,以利菌丝迅速恢复生长,也利于抑制杂菌侵染。接种一周后开始翻堆,及时清除污染袋,以防杂菌蔓延。两周后即可松口通气,以利菌丝向纵深生长。菌丝长满袋后,在培养料表面有菌蓄出现时,应移入出栽培场地。管理菌蕾显现后,培养环境的湿度管理尤为重要,一般喷水早、中、晚各一次,用喷雾器向空中喷洒,保证栽培房相对湿度在85%以上。室内通气在早晚各一次,中午时禁闭门窗。开伞后水分管理可稍粗放些,每天注意用洒水壶向地面和菌袋周围洒水2-3次,保证变色栓菌生长所需温度。变色栓菌弹射抱子粉时即可采收。

 

六、主要价值

 

变色栓菌其有效成分变色栓菌多糖对治疗慢性肝炎、迁延性肝炎、乙型肝炎有显著疗效,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抗癌治癌也较有效。

 

七、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Redlist of China’s Biodiversity - Macrofungi),保护级别为无危(L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