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阪崎肠杆菌的菌落特征及控制危险与治疗方法!

(2023-04-23 10:06:25)
标签:

知识

教育

方法

分类: 微生物菌种

         阪崎肠杆菌的菌落特征及控制危险与治疗方法!

 


一、菌种简介

阪崎肠杆菌(又称阪崎氏肠杆菌)是肠杆菌科的一种,1980年由黄色阴沟肠杆菌更名为阪崎肠杆菌。阪崎肠杆菌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脑膜炎、小肠结肠炎和菌血症,死亡率高达50% 以上。微生物学家尚不清楚阪崎肠杆菌的污染来源,但许多病例报告表明婴儿配方粉是发现的主要感染渠道。

 

二、菌落特征

阪崎肠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及其对人群的健康危害受到人们的关注并被报告。阪崎肠杆菌是奶粉(乳)制品中新发现的一种致病菌。由其引发的婴儿、早产儿脑膜炎、败血症及坏死性结肠炎散发和暴发的病例已在全球相继出现。多份研究报告表明婴儿配方奶粉是当前发现致婴儿、早产儿脑膜炎、败血症和坏死性结肠炎的主要感染渠道,在某些情况下,由阪崎肠杆菌引发疾病而导致的死亡率可达40%~80%。阪崎肠杆菌已引起世界多国相关部门的重视。据报道,国外乳业巨头曾因此被召回.在美国FDA2002年在本土某一些国际乳业巨头生产的婴儿配方奶粉中检出阪崎肠杆菌后,2003年又一家国际乳业巨头公司主动召回在美国生产的一批检出极微量阪崎肠杆菌的罐装早产儿特殊配方奶粉,阪崎肠杆菌从此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但是国内企业没有自查能力,原因是国内以前还没有专门的检测手段,而去买一套以前国内从未有过的检测设备也不是马上就可办到的。,国外 奶粉(乳)制品巨头却拥有检测手段,惠氏中国宣称保证在中国销售的每一个产品都经过了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才上市。同样宣称设有此检测设备的企业还有美赞臣中国公司。

 

三、致病原因

1、婴儿(0至12个月)受阪崎氏肠杆菌感染的个案罕有发生,但因可危害婴儿的性命而引起多个国家关注。越来越多的报告指出,婴儿配方奶粉是有关感染个案的传播媒介。

2、阪崎氏肠杆菌这病原体一般只感染免疫系统较弱的人士,它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日渐令人关注。阪崎氏肠杆菌是一种属革兰氏阴性、不会形成孢子而呈棒状的细菌,最适宜在摄氏 37度至43度之间生长。

3、阪崎氏肠杆菌可令各年龄组别的人受入侵性感染,但新生儿(出生28天或以下)和不足2个月的婴儿,尤其是早产、体重不足2.5公斤和免疫力较弱的婴儿的风险最高。

4、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婴儿)的胃的酸性较成年人为低,这可能是阪崎氏肠杆菌可在婴儿体内生存的一个主要因素。

5、感染阪崎氏肠杆菌而引致的菌血症或脑膜炎偶有发生,亦曾小规模爆发。虽然婴儿可在任何年龄出现有关疾病,早产婴儿较多在新生儿期后出现菌血症,足月婴儿则较多在新生儿期出现脑膜炎。上述的不同情况,可能与婴儿在不同时间感染到阪崎氏肠杆菌而非与婴儿易受感染的因素有关。

 

四、控制危险

1、建立有效控制措施

制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阪崎肠杆菌微生物标准,建立有效控制措施,将其危险性降低到最低。

2、制定加工、使用和操作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导则

研究降低阪崎肠杆菌污染水平的方法,在生产环境和配方奶粉中降低阪崎肠杆菌的浓度和流行的危险性;为高危人群生产较大比例的商业无菌配方替代产品。

3、制定有效的环境监测计划

将肠杆菌科而不是大肠杆菌作为工业生产线的卫生指标菌。

4、建立实验室监测网络

对阪崎肠杆菌的来源、传播途径等进行调查研究;加强相关学科的基础研究,包括生态学、分类学、菌株毒力等。

5、用商业无菌液体或开水冲调配方食品

喂养婴幼儿后剩余的调配食品应放置冰箱保存,并在食用前再加热。中国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加强对阪崎肠杆菌的检测技术及控制技术研究,进一步完善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以保证中国广大婴幼儿群体的健康与安全。

 

五、临床表现

多数患儿临床症状轻微且不典型,易被忽略。严重者可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败血症、脑膜炎等。

1、全身症状:发热,新生儿可表现为体温不升、精神萎靡、拒乳、黄疸加重,面色发灰、皮肤发花甚至出现休克。

2、消化系统症状:可有呕吐、腹胀、腹泻、粘液血便,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严重时可发生肠穿孔和腹膜炎。

3、神经系统症状:烦躁、哭声尖直、嗜睡甚至昏迷,可出现凝视、惊厥,查体可有头围增大、颅缝裂开、前囟张力增高、脑膜刺激征阳性。

 

六、临床治疗

1、轻症病例应加强护理,对症治疗,保证液体和电解质的摄入,并注意随访。

2、出现明显肠道症状者应选用抗菌药物治疗,可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抗菌药物,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可同时应用肠粘膜保护剂和微生态制剂。

3、重症病例可选用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美洛培南等进行抗菌治疗,并根据临床治疗效果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应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要禁食,腹胀严重者要给予胃肠减压,必要时外科手术治疗;脑膜炎患儿给予镇静、止惊、降颅压及针对并发症的治疗;有休克表现时及时给予抗休克治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