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癌土壤杆菌的生物特性与传播途径及防疫方法!
(2023-02-28 10:34:03)
标签:
知识教育方法 |
分类: 微生物菌种 |
一、菌株简介
根癌土壤杆菌,根瘤菌科土壤杆菌属真菌。寄主范围非常广,有几百个属,所有苗木都必须检验。主要发生在土表下的根冠处,也发生于侧根、支根及枝条上,在嫁接处也较为常见。形成大小不一的肿瘤,其形状、大小质地因寄主不同而异。一般木本寄主的瘤大而硬,木质化;草本寄主的瘤小而软,肉质。肿瘤初生时圆形、乳白色或略带红色,光滑、柔软。后渐变为褐色至深褐色,球形或扁球形,木质化而坚硬,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发病植株由于根部发生癌变,水分和养分的输送严重受阻,使地上部细瘦、叶薄、色黄,严重时干枯死亡。
二、基本信息
中文菌名:根癌土壤杆菌
科学分类:细菌:根瘤菌科、土壤杆菌属
检疫分类:外检(进境三类)
三、分布地区
阿尔及利亚、埃及、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利比亚、马拉维、摩洛哥、莫桑比克、罗得西亚、塞舌尔、索马里、南非、坦桑尼亚、乌干达、赞比亚、阿富汗、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以色列、日本、朝鲜、黎巴嫩、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斯里兰卡、叙利亚、土耳其、原苏联、澳大利亚、夏威夷、新西兰、奥地利、亚速尔群岛、比利时、英国、保加利亚、塞浦路斯、捷克和斯洛伐克、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荷兰、挪威、波兰、罗马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爱沙尼亚、乌克兰、北高加索、前南斯拉夫、百慕大、加拿大、墨西哥、美国、古巴、法属安的列斯群岛、瓜德罗普、牙买加、波多黎各、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智利、圭亚那、秘鲁、乌拉圭、委内瑞拉。
四、生物特性
根癌土壤杆菌,革兰氏阴性菌,无芽孢,短杆状,大小0.6-1.0μm×1.5-3.0μm,以1-6根周生或侧生鞭毛运动,好气性,代谢为呼吸型,最适生长温度为25-28,最适酸碱度为pH6.0。菌落通常为圆形、隆起、光滑、白色至灰白色,半透明。
五、传染途径
当病原细菌从寄主伤口侵入后,其染色体外的Ti质粒中的一个片段转移并整合到寄主细胞染色体中,具有编码合成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及冠瘿碱的基因。植物激素合成的基因表达,导致植物肿瘤发生。根癌病菌在土壤中和病瘤组织的皮层内越冬,在土壤中能长期存活。雨水和灌溉水是传病的主要媒介。带菌苗木是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病菌主要通过嫁接口、昆虫或农事操作所造成的伤口侵入寄主。
六、防疫方法
1、产地检验 对繁种和供种基地应在生长期做实地检查,根据病瘤的症状特征可较准确地进行诊断鉴定。
2、致病性试验
3、血清学检测
4、检疫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