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NCTC10890单增李斯特氏菌冻干管打管说明书!

(2022-10-17 13:17:28)
标签:

技术

方法

知识

分类: 微生物菌种

       NCTC 10890单增李斯特氏菌冻干管打管说明书!

 

 

单增李斯特氏菌Listeria属的微生物,原产地为朝鲜。G+小球杆菌,有动力,过氧化氢酶阳性,血平板上产生β-溶血;硝酸盐还原实验阴性,不发酵木糖、甘露醇;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七叶苷、鼠李糖。兼性厌氧,最适pH7.4~7.6。主要用途为研究;分析检测,具体用途为研究、质量控制。

 

一、菌种简介

平台编号:Bio-59989

提供形式:冻干物

拉丁属名:Listeria Monocytogenes

中文名称:单增李斯特氏菌

属名:Listeria

种名加词:monocytogenes

其它中心编号:=NCTC 10890

来源历史:←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22218)←内蒙古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收藏时间:2008.1.5

资源归类编码:15131320102

模式菌株:非模式菌株

主要用途:研究;分析检测

具体用途:研究、质量控制

特征特性:G+短棒状小杆菌,有动力,过氧化氢酶阳性,血平板上产生β-溶血;硝酸盐还原实验阴性,尿素酶试验阴性,不发酵木糖、甘露醇;甲基红反应阳性,伏-普实验阳性,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七叶苷、鼠李糖;三糖铁试验产酸、不产硫化氢;兼性厌氧,最适pH7.4~7.6。    

生物危害程度:三类

致病对象:人畜共患

致病名称:脑膜炎等

传播途径:经口、消化道

培养基:心提取物 5.0g,脑提取物 12.5g,月示  胨10.0g,葡萄糖 2.0g,NaCl 5.0g,Na2HPO4 2.5g,琼脂15.0g,蒸馏水1.0L,pH7.4。

培养温度:37

资源保藏类型:培养物

保存方法:真空冷冻干燥法

实物状态:有实物

共享方式:公益性共享;资源纯交易性共享;合作研究共享;资源交换性共享

用途:研究;分析检测;研究、质量控制

注意事项: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产品信息以出库为准)

 

二、储存条件

冻干菌种和试管斜面请置于 2-8冷藏。西林瓶菌种请置于-20冷冻。

 

三、培养条件

1、培养基编号:CM0217

2、培养基成分:心提取物 5.0g,脑提取物 12.5g,月示 胨 10.0g,葡萄糖 2.0g,NaCl 5.0g,Na2HPO4 2.5g,琼脂 15.0g,蒸馏水 1.0L,pH7.4。

3、需氧类型:好氧

4、培养温度:37

 

四、注意事项

1、菌种常规培养时间:细菌 1-2 天,酵母 3 天,霉菌 5-7 天,大型真菌 7-10 天。

2、试管斜面菌种请尽快转接,不建议长期存放。

3、初次使用时请按照本说明书推荐条件进行复活培养,如使用其它类型培养基或培养条件造成菌种不活等损失,我单位不负责任。

4、使用者应保证菌种的安全存储和操作,带菌废弃物应高压灭菌处理后丢弃。

5、菌种使用过程中如出现杂菌污染或菌种生产性能下降,应及时和微生物菌种查询网联系菌种。

 

五、冻干管打管说明书

1、安瓿瓶开封:用浸过 75%酒精的脱脂棉檫试冻干管表面进行消毒,将管顶端于酒精灯外焰上均匀加热;立即滴 2-3 滴无菌水于加热部位,使管壁破裂;再用镊子或其他适宜工具敲下破裂处。

2、菌株恢复培养:用无菌吸管吸取 0.5ml 左右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去掉琼脂即可)于冻干管中将冻干菌粉全部溶解。将溶解后的菌悬液转移至盛有 4~5mL 液体培养基的试管中混匀,可将残留在吸管中 1-2 滴菌悬液转接至固体培养基上。将液体试管和斜面试管于推荐条件下静置培养。以液体培养结果为准。

3、注意事项:菌种活化前,请将安瓿管保存在 2-8的环境下,某些菌种经过冷冻干燥保存后处于休眠状态,延迟期较长,需要转接至 2-3 代恢复活力。

4、复苏后的菌种在传 1-2 代后使用。

5、暂不启开的安瓿管应于 4中保藏(特殊除外)。

6、冻干管打开后需一次用完,不能留存。

7、打管操作需由专业微生物技术人员在相应的防护设备中进行,生物危害程度为三类的菌种应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打管时冻干管应远离面部,保护眼睛。

8、打管操作应在烧杯或托盘上方进行,用完冻干管应灭菌处理后丢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