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黎士克罗诺杆菌的培养方法与使用范围!

(2022-10-09 10:15:41)
标签:

技术

方法

知识

分类: 微生物菌种

           苏黎士克罗诺杆菌的培养方法与使用范围!

 


苏黎士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属的微生物,原产地为瑞士。

 

菌种简介

平台编号:Bio-84978

规格:冻干粉

拉丁属名:Cronobacter Turicensis

中文名称:苏黎士克罗诺杆菌

拉丁名称:Cronobacter turicensis

其它保藏中心编号:=DSM 18703=LMG 23827

来源历史:←DSMZ

收藏时间:2016/12/15

原始编号:3032

原产国:瑞士

资源归类编码:15131122000

模式菌株:模式菌株

主要用途:分类;研究

特征特性:微观形态:菌体呈短棒杆状,单个或成对排列,革兰氏阴性。GenBank序列号:KC833681

具体用途:分类学研究

生物危害程度:三类

培养基编号:CM0847

培养基名称: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CAIQ0701)

培养基成分:胰蛋白胨 15.0g,大豆胨 5.0g,氯化钠 5.0g,琼脂 13.0 g,蒸馏水 1.0L,pH7.3±0.2。

培养温度:37

需氧类型:好氧

分离基物:脑膜炎婴儿

采集地:瑞士

保存方法:-80冰箱冻结法;真空冷冻干燥法

共享方式:公益性共享;资源纯交易性共享;合作研究共享;资源交换性共享

提供形式:冻干物

用途:分类学研究

注意事项: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产品信息以出库为准)

 

形态特征

微观形态:菌体呈短棒杆状,单个或成对排列,革兰氏阴性。GenBank序列号:KC833681。

 

主要价值

主要用途为分类;研究,具体用途为分类学研究。

 

菌种的培养

1、菌种是指食用菌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菌种分为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三级。工业发酵的有用菌种,其筛选步骤包括菌种分离、初筛和复筛。

2、挑选具有某种能力的有用菌种,也称种子制备,是指菌种在一定条件下,经过扩大培养成为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生产菌种的制备过程。以作接入发酵罐中进一步扩大菌体量及合成产物之用。

3、种子制备包括孢子制备和菌丝体制备 菌种制备。

4、保存在沙土管或冷冻管中的生产菌种,用无菌手续挑取少许,接入琼脂斜面培养基上,在25(或较高温度)下培养5~7天(或较长时间。所得孢子还需进一步用较大表面积的固体培养基以获得更多孢子(对于霉菌类孢子制备,多数采用大米、小米之类的天然培养基)。

5、将培养成熟的斜面孢子制成悬浮液,接种到扁瓶固体培养基上,于25~28培养14天。将成熟的扁瓶孢子于真空中抽干,使水分降至10%以下,并放入 4冰箱中备用。一次制得的孢子瓶可在生产上延续使用半年左右。

6、如果有些生产菌种不产孢子,如赤霉素产生菌或产孢子不多的,则可采用摇瓶液体培养制得菌丝体,作种子罐的种子。种子罐的目的是使接入有限的孢子或菌丝体迅速发芽、生长、繁殖成大量菌体。其中的培养基组分应是易于被菌体利用的碳源(如葡萄糖)和氮源(如玉米浆),及无机盐(如磷酸盐)等。作为发酵罐的种子应生命力旺盛、染色深、菌丝粗壮,无杂菌及异常菌体。接种量一般在10%~20%。

 

使用范围

1)合成培养基。合成培养基的各种成分完全是已知的各种化学物质。这种培养基的化学成分清楚,组成成分精确,重复性强,而且微生物在这类培养基中生长较慢。如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察氏(Czapek)培养基等。

2)天然培养基。由天然物质制成,如蒸熟的马铃薯和普通牛肉汤,前者用于培养霉菌,后者用于培养细菌。这类培养基的化学成分很不恒定,也难以确定,但配制方便,营养丰富,培养效果好,所以常被采用。

3)半合成培养基。在天然有机物的基础上适当加入已知成分的无机盐类,或在合成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某些天然成分,如培养霉菌用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这类培养基能更有效地满足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