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膀胱上皮细胞背景与概述及细胞凋亡!
(2022-09-08 10:42:28)
标签:
教育知识研究动态 |
分类: 细胞 |
一、细胞简介
细胞名称:小鼠膀胱上皮细胞
种属来源:小鼠
组织来源:实验动物的正常膀胱组织
疾病特征:正常原代细胞
细胞形态:铺路石状细胞,不规则细胞
生长特性:贴壁生长
培 养 基:我们推荐使用EliteCell原代角质形成细胞培养体系作为体外培养原代膀胱上皮细胞的培养基。
生长条件:气相:空气,95%;二氧化碳,5%; 温度:37 ,
传代方法:1:2至1:6,每周2次。
冻存条件:90% 完全培养基+10% DMSO,液氮储存
细胞鉴定:广谱角蛋白(PCK)免疫荧光染色为阳性,经鉴定细胞纯度高于90%。
QC检 测:不含有 HIV-1、 HBV、HCV、支原体、细菌、酵母和真菌。
二、背景及概述
上皮细胞覆盖于身体表面并衬贴于体内空腔器官腔面的细胞。其排列有明显极性,一面朝向身体表面或腔面,称游离面;一面向着深部的结缔组织,称基底面。上皮细胞具有强大的角生和更新能力。上皮组织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作用。当上皮细胞受损时,则影响机体的防御功能。
膀胱是哺乳动物的一个高度分化器官。成年哺乳动物膀胱移行上皮有3个细胞层组成:基底层、中间层和表层,基底层是单层细胞,分化程度底,中间层由1~3层细胞组成,分化程度介于基底层和表层之间,表层高度分化。利用新生大鼠的膀胱研究发现,膀胱上皮细胞经常发生脱落和再生现象。利用小鼠膀胱也观察到了小鼠膀胱上皮细胞脱落和再生过程。
三、细胞凋亡
哺乳动物成体内的膀胱上皮由三个细胞层组成,具有通透屏障的独特功能。这3个细胞层,在个体出生前后经历了脱落和再分化过程。研究发现,小鼠胚胎发育19~20d时就分化为3个细胞层,而在出生前后的几天内细胞脱落为单层细胞,而后由这单层细胞再分化形成典型的膀胱上皮。前人对膀胱上皮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多集中在现象的观察,对机制的探讨较少。
有实验以新生2d的小鼠为研究对象对膀胱上皮细胞的脱落机制做初步研究,石蜡切片、Mallory's染色结果显示新生小鼠膀胱上皮有细胞脱落;冷冻切片实验结果表明,新生小鼠膀胱上皮脱落的细胞和尿液中的细胞都表现出凋亡特征,均被TUNEL特异标记,说明小鼠出生前后膀胱上皮细胞脱落是程序化死亡,是器官发育中的必经阶段,以适应出生后的生理变化和行使正常功能。细胞凋亡同细胞增殖一样是细胞的基本特征,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主要是细胞间接触消失、细胞膜内折、染色质凝集并边缘化、细胞膜表面有芽状或泡状小体产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