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处理富营养水体和养殖废水潜力的:黄单胞菌
(2022-09-02 10:00:08)
标签:
技术知识方法 |
分类: 微生物菌种 |
黄单胞菌,革兰氏阴性菌,专性好氧,化能有机营养型植物病原菌。细胞直杆状,大小0.4~1.0μm×1.2~3.0μm,单端极生鞭毛。多数菌株分泌不溶于水的非类胡萝卜素性质的黄色素,有些菌株形成孢外荚膜多糖——黄原胶。生长需提供谷氨酸和甲硫氨酸,不进行硝酸盐呼吸。菌落圆形、光滑、全缘、乳脂状。
菌种简介
平台编号:Bio-15344
提供形式:斜面培养物
英文名:Xanthomonas retroflexus
中文名称:黄单胞菌
属名:Xanthomonas
种名加词:retroflexus
其它保藏中心编号:
来源历史:←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收藏时间:2006-12-15
原始编号:FXH2-2-18
原产国:中国
资源归类编码:15161127101
模式菌株:非模式菌株
主要用途:a:3:{i:0;s:4:分类;i:1;s:4:研究;i:2;s:4:生产;}
特征特性:菌落圆形凸起,淡黄色,半透明,边缘规则,表面光滑。具有反硝化能力。
具体用途:分类、研究,具有处理富营养水体和养殖废水潜力。
生物危害程度:四类
致病对象:无
分离基物:淤泥
采集地:河北邯郸大社鱼塘
培养基编号1:0002
资源保藏类型:a:1:{i:0;s:6:培养物;}
保存方法:a:2:{i:0;s:14:真空冷冻干燥法;i:1;s:8:矿物油法;}
共享方式:a:1:{i:0;s:10:公益性共享;}
用途:分类、研究,具有处理富营养水体和养殖废水潜力。
注意事项: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产品信息以出库为准)
菌种的培养
1、菌种是指食用菌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菌种分为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三级。工业发酵的有用菌种,其筛选步骤包括菌种分离、初筛和复筛。
2、挑选具有某种能力的有用菌种,也称种子制备,是指菌种在一定条件下,经过扩大培养成为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生产菌种的制备过程。以作接入发酵罐中进一步扩大菌体量及合成产物之用。
3、种子制备包括孢子制备和菌丝体制备 菌种制备。
4、保存在沙土管或冷冻管中的生产菌种,用无菌手续挑取少许,接入琼脂斜面培养基上,在25(或较高温度)下培养5~7天(或较长时间。所得孢子还需进一步用较大表面积的固体培养基以获得更多孢子(对于霉菌类孢子制备,多数采用大米、小米之类的天然培养基)。
5、将培养成熟的斜面孢子制成悬浮液,接种到扁瓶固体培养基上,于25~28培养14天。将成熟的扁瓶孢子于真空中抽干,使水分降至10%以下,并放入 4冰箱中备用。一次制得的孢子瓶可在生产上延续使用半年左右。
6、如果有些生产菌种不产孢子,如赤霉素产生菌或产孢子不多的,则可采用摇瓶液体培养制得菌丝体,作种子罐的种子。种子罐的目的是使接入有限的孢子或菌丝体迅速发芽、生长、繁殖成大量菌体。其中的培养基组分应是易于被菌体利用的碳源(如葡萄糖)和氮源(如玉米浆),及无机盐(如磷酸盐)等。作为发酵罐的种子应生命力旺盛、染色深、菌丝粗壮,无杂菌及异常菌体。接种量一般在10%~20%。
保藏方法
1、传代培养保藏法
又有斜面培养、穿刺培养、疱肉培养基培养等(后者作保藏厌氧细菌用),培养后于4-6冰箱内保存。
2、液体石蜡覆盖保藏法
是传代培养的变相方法,能够适当延长保藏时间,它是在斜面培养物和穿刺培养物上面覆盖灭菌的液体石蜡,一方面可防止因培养基水分蒸发而引起菌种死亡,另一方面可阻止氧气进入,以减弱代谢作用。
3、载体保藏法
是将微生物吸附在适当的载体,如土壤、沙子、硅胶、滤纸上,而后进行干燥的保藏法,例如沙土保藏法和滤纸保藏法应用相当广泛。
4、寄主保藏法
用于目前尚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如、立克次氏体、螺旋体等,它们必须在生活的动物、昆虫、鸡胚内并传代,此法相当于一般微生物的传代培养保藏法。等微生物亦可用其他方法如液氮保藏法与冷冻干燥保藏法进行保藏。
5、冷冻保藏法
可分低温冰箱(-20-30,-50-80)、干冰酒精快速冻结(约-70)和液氮(-196)等保藏法。
6、冷冻干燥保藏法
先使微生物在极低温度(-70左右)下快速冷冻,然后在减压下利用升华现象除去水分(真空干燥)。有些方法如滤纸保藏法、液氮保藏法和冷冻干燥保藏法等均需使用保护剂来制备细胞悬液,以防止因冷冻或水分不断升华对细胞的损害。保护性溶质可通过氢和离子键对水和细胞所产生的亲和力来稳定细胞成分的构型。保护剂有牛乳、血清、糖类、甘油、二甲亚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