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伊氏乳杆菌的生物学特性与生理功能及注意事项!
(2022-06-29 09:52:33)
标签:
知识教育文化 |
分类: 微生物菌种 |
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是目前已报道的几乎天然存在于所有脊椎动物和哺乳动物肠道内的乳酸菌。罗伊氏乳杆菌对肠黏膜具有很强的黏附能力,可改善肠道菌群分布,拮抗有害菌定植,避免罹患肠道疾病;罗伊氏乳杆菌能产生一种被称为“罗伊氏菌素(Reuterin)”的非蛋白质类广谱抗菌物质,能广泛抑制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酵母、真菌和病原虫等的生长。
一、菌种简介
平台编号:Bio-57130
提供形式:冻干物
拉丁属名:Lactobacillus Reuteri
中文名称:罗伊氏乳杆菌
属名:Lactobacillus
种名加词:reuteri
来源历史:←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收藏时间:2014.3.28
原始编号:MF2-2
资源归类编码:15131319101
模式菌株:非模式菌株
主要用途:研究
具体用途:生产菌株,代谢产物为b-半乳糖苷酶。
特征特性:菌落形态:在MRS固体平板,35培养24
h,菌株为白色菌落,表面湿润光滑,边缘整齐。16S rDNA序列已上传至GenBank,序列接受号为:KJ495694
生物危害程度:四类
致病对象:无
分离基物:鸡粪
采集地:中国北京市怀柔区
培养基:酪蛋白胨 10.0g,牛肉膏 10.0g,酵母粉 5.0g,葡萄糖 5.0g,乙酸钠 5.0g,柠檬酸二铵 2.0g,Tween 80 1.0g,K2HPO4 2.0g,MgSO4.7H2O 0.2g,MnSO4.H2O 0.05g,CaCO3 20.0g,琼脂 15.0g,蒸馏水 1.0L,pH6.8。
培养温度:35
资源保藏类型:培养物
保存方法:-80冰箱冻结法;真空冷冻干燥法
实物状态:有实物
共享方式:公益性共享;资源纯交易性共享;合作研究共享;资源交换性共享
用途:研究;生产菌株,代谢产物为Β-半乳糖苷酶。
注意事项: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
二、生物学特性
罗伊氏乳杆菌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芽孢杆菌纲(Bacilli),乳杆菌目(Lactobacillales),乳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是一种过氧化氢酶阴性、革兰氏阳性、非运动性、不产芽孢、专性异型发酵细菌。研究发现,罗伊氏乳杆菌对胃肠道环境具有较好的耐受能力,对人工胃液、肠液和胆盐都有一定的耐受性。这些特性使得罗伊氏乳杆菌具有成为一种在动物饲粮中添加且抗逆性强、能被有效利用的益生菌的潜力。
三、生理功能
健康畜禽肠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系统,当这个平衡系统遭到破坏时,动物容易发生疾病,健康受到威胁,生长性能受到影响。罗伊氏乳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具有诸多优良生理功能,对维持动物机体健康、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有积极意义。首先,罗伊氏乳杆菌的主要代谢产物之一是罗伊氏菌素(reuterin),可以抑制有害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的生长,保护肠道的微生态平衡。其次,罗伊氏乳杆菌可以增加肠道中丁酸的含量,而丁酸主要功能是给肠道上皮细胞供能,从而可促进肠道上皮细胞的增值,因此罗伊氏乳杆菌对肠道上皮组织的再生和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再次,罗伊氏乳杆菌在动物肠道中还可产生乳酸和多种酶,如脂肪酶、胆盐水解酶等,有利于改善动物肠道pH、抑制细菌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等。最后,罗伊氏乳杆菌能合成B族维生素,将无机硒转化为可供机体利用的有机硒,这对改善畜禽的生长性能、维持动物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还有研究发现,罗伊氏乳杆菌在提高动物免疫力、抗细胞凋亡方面也有一些作用。罗伊氏乳杆菌的益生作用机制及与其他益生菌的协同功能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这可为罗伊氏乳杆菌产品的研究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四、储存条件
冻干菌种和试管斜面请置于 2-8冷藏。西林瓶菌种请置于-20冷冻。
五、培养条件
1、培养基编号:CM0006
2、培养基成分:酪蛋白胨 10.0g,牛肉膏 10.0g,酵母粉 5.0g,葡萄糖 5.0g,乙酸钠 5.0g,柠檬酸二铵 2.0g,Tween 80 1.0g,K2HPO4 2.0g,MgSO4.7H2O 0.2g,MnSO4.H2O 0.05g,CaCO3 20.0g,琼脂 15.0g,蒸馏水 1.0L,pH6.8。*培养 CICC 10774 时 pH 需调至 5.0. 3、需氧类型:厌氧
4、培养温度:35
六、注意事项
1、菌种常规培养时间:细菌 1-2 天,酵母 3 天,霉菌 5-7 天,大型真菌 7-10 天。
2、试管斜面菌种请尽快转接,不建议长期存放。
3、初次使用时请按照本说明书推荐条件进行复活培养,如使用其它类型培养基或培养条件造成菌种不活等损失,我单位不负责任。
4、使用者应保证菌种的安全存储和操作,带菌废弃物应高压灭菌处理后丢弃
5、与菌种相关的其它信息请参阅微生物菌种查询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