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地霉的形态特征与生长习性及注意事项!
(2022-05-21 09:53:14)
标签:
知识教育文化 |
分类: 培养基 |
白地霉,英文学名:Geotrichum candidum,是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地霉属,真菌一种。白地霉的形态特征介于酵母菌和霉菌之间,繁殖方式以裂殖为主,少数菌株间有芽生孢子。生长温度范围在 5 -38 , 最适生长温度为25 。生长pH范围在3-11,最适pH为5-7,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单株白地霉具有一定程度的表型可变性,同种内不同菌株呈现遗传多态性,菌落颜色从白色到奶油色,少数菌株为浅褐色或深褐色,质地从油脂到皮膜状。
一、菌种简介
平台编号:bio-51967
规格:冻干物
拉丁属名:Geotrichum candidum Link
菌株名称:白地霉
其他编号:AS2.498
培养基编号:13
培养温度:25-28
用途:研究
注意事项: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
二、培养基
*麦芽汁琼脂培养基
*YM 培养基(酵母粉 3.0 g ; 麦芽提取物 3.0 g ;葡萄糖 10.0 g ;蛋白胨5.0 g; 琼脂 20.0 g;蒸馏水 1000 ml ;pH 6.2 +/- 0.2 )
三、形态特征
菌丝为有横隔的真菌丝,有的为二叉分枝。菌丝宽3~7μm。菌丝成熟后断裂成单个或成链、长筒形、末端钝圆的节孢子。节孢子大小为(4.9~7.6μm)×(5.4~16.6μm)。菌落呈平面扩散,生长快,扁平,乳白色,短绒状或近于粉状,有同心圈可放射线,有的呈中心突起。在液体培养时生白醭,毛绒状或粉状。在葡萄糖、甘露糖、果糖上能微弱发酵;有氧时能同化甘油、乙醇、山梨醇和甘露醇。能分解果胶和油脂。能同化多种有机氮源和尿素。
四、生长习性
白地霉在28~30的麦芽汁中培养24h,会产生白色的、呈毛绒状或粉状的膜。具有真菌丝,有的分枝,横隔或多或少。繁殖方式为裂殖,形成的节孢子单个或连接成链,孢子呈长筒形、方形,也有椭圆或圆形,末端钝圆。节孢子绝大多数为(4.9~7.6)μm×(5.4~16.6)μm。白地霉能水解蛋白,其中多数能液化明胶、胨化牛奶,少数只能胨化牛奶,不能液化明胶。此菌生长温度范围在5~38,最适温度为25。生长pH范围在3-11,最适pH为5-7。白地霉的菌体蛋白营养价值高,可供食用及饲料用,也可用于提取核酸。白地霉还能合成脂肪,能利用糖厂、酒厂及其他食品厂的有机废水生产饲料蛋白。
五、保藏条件
斜面菌种和冻干菌种应在 2-8°C 保存。西林瓶菌种请置于-20冷冻。请勿长期置于室温。
六、注意事项
1)冻干首次活化,干粉要全部用完,不能预留,参照“开管说明”,用无菌吸管吸取 0.3ml-0.5的培养液(即以上建议的培养基配方,不加琼脂)或者无菌水,滴入冻干管中,轻轻振荡至其溶解。吸取全部菌悬液,接种在培养基上(建议不超过 2 支平板或者斜面); 经过冷冻干燥保藏,菌种处于休眠状态,复苏培养时可能会延迟生长,这时需较长的培养时间;若您收到的是已复苏的培养物(非冻干菌),则可以直接用于您的实验,或根据需要转接培养;如有不明白之处,请务必先咨询我单位技术人员,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微生物菌种应保藏于低温、清洁干燥的地方,室温放置时间过长会导致菌种衰退;
3)菌种操作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转种完毕,应经灭菌再做丢弃处理;
4)应根据菌种状况及时转接,冻干菌种保藏时间通常为 2-25 年;
5)菌种使用过程中如出现杂菌污染或菌种生产性能下降,应及时和微生物菌种查询网联系。
6)如若有菌种复苏不活或者污染等情况,请在收到菌钟后 2 个月内联系,逾期不予受理;
7)打管操作需由专业微生物技术人员在相应的防护设备中进行,生物危害程度为三类的菌种应在生物安全柜中操作,打管时冻干管应远离面部,保护眼睛。
8)西林瓶开封:用 75%酒精棉擦拭西林瓶外部,在安全柜内使用尖嘴钳去除塑料盖及铝盖,注意不要同时打开胶塞。缓慢开启胶塞,用 75%酒精棉消毒瓶口部分,使用无菌吸管注入0.5ml 适宜的液体培养基复溶冻干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