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褐孔菌百欧博伟生物微生物菌种
(2022-04-21 10:12:40)
标签:
知识教育文化 |
分类: 微生物菌种 |
桦褐孔菌一般指桦树泪。桦树泪是一种无色或微带淡黄色的透明液体,有清香的松树气味,含有人体必需且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氨基酸、有机酸、及多种无机盐类,含有香精油、桦芽醇、皂角甙化合物、细胞分裂素等等。
菌种简介
平台编号:bio-20478
提供形式:斜面培养物
中文名称:桦褐孔菌
拉丁属名:Inonotus
种名加词:obliquus (Ach. ex Pers.) Pilat
收藏时间:2007-7-11
来源历史:徐州师范大学转
原产国:中国
资源归类编码:15152125102
模式菌株:非模式菌株
主要用途:研究;教学
具体用途:药用,抗肿瘤,对胃癌,胃溃疡有疗效
特征特性:子实体呈块状,往往在树干上形成大小不等的团状物,即菌核。菌核黑褐色或黑色,内部黄褐色,高10-20cm,宽8-10cm。管孔近角状,老后全体龟裂。孢子浅褐色,光滑,椭圆形,8-10×6-8μm。
生物危害程度:四类
寄主中文名称:桦树
致病对象:植物
分离基物:菌核
采集地区:黑龙江牡丹江
采集具体地点:林木
培养基信息:培养基编号: 14 培养基名称: PDA
培养温度:25
资源保护类型:培养物
保藏方法:定期移植法
共享方式:资源交换性共享
实物状态:有实物
用途:药用,抗肿瘤,对胃癌,胃溃疡有疗效
注意事项:仅用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应用等非医疗目的,不可用于人类或动物的临床诊断或治疗,非药用,非食用
野生桦树泪
日本人称之为白桦茸,欧洲人称之为chaga。
桦褐孔菌又名白桦茸桦树胆,生长在桦树活立木的伤节处,类似人体长癌一样形成不孕性“肿瘤状”菌核,随着“肿瘤”在吸收着桦树浆液渐渐长大,桦树最后枯萎死亡,故此又称其为“桦癌褐孔菌”。
按中医“吃什么补什么”和“以毒攻毒”的理论认识,对桦褐孔菌的药用作用就更易理解。大兴安岭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大兴安岭生长的桦褐孔菌,其生态条件和质量同俄罗斯基本相同,但由于我国对此发现较晚. 桦褐孔菌菌核呈现瘤状(不育性的块状物),外表黑灰,有不规则沟痕,内部乳白色,无柄,直径25—40cm,深色,表面深裂,很硬,干时脆,可育部分厚5mm,皮壳状薄,暗褐色;菌管3—10mm,脆、通常菌管的前端开裂,菌孔每mm6—8个,圆形,浅白色,后变暗褐色;菌肉木柱质,有轻微的、模糊不清的环纹,鲜(明亮)淡褐色。孢子 阔椭圆状至卵状,光滑,9—10μm×5.5—6.5μm,有刚毛。
桦树汁
天然桦树汁是当前世界上公认的营养丰富的生理活性水,是桦树的生命之源,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果糖、氨基酸、维生素、生物素、矿物质等。含有20多种氨基酸,24种无机元素,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多糖和还原糖,因而“桦树汁”饮料具有抗疲劳、抗衰老的保健作用,是21世纪最具希望的功能饮料之一。不但可以作为天然的饮品,又有独特的药用功能。白桦树汁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有抗疲劳、止咳等药理作用,被欧洲人称为“天然啤酒”和“森林饮料”。 用法:茶饮(可依照个人口味添加糖,牛奶,咖啡等同时饮用)。
另一种桦树泪
笔者注:白桦树在春天里的伤流,割一个口接上一天,能接一瓶,一饮而尽。真是人间美味啊,世界上最好喝的饮料。据说还有很多药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