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ELISAKIT的应用!
(2022-04-15 15:19:46)
标签:
知识教育应用 |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
一、背景
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ELISA KIT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标本中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
原理:用纯化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抗体,再与HRP标记的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浓度。
二、实验步骤
1、加样:分别设空白孔、标准孔、待测样品孔。空白孔加样品稀释液100ul,余孔分别加标准品或待测样品100ul,注意不要有气泡,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酶标板加上盖或覆膜,37反应120分钟。
为保证实验结果有效性,每次实验请使用新的标准品溶液。
2、弃去液体,甩干,不用洗涤。每孔加检测溶液A工作液100ul(取1ul检测溶液A加99ul检测稀释液A的比例配制,轻轻混匀,在使用前一小时内配制),37,60分钟。
3、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3次,每次浸泡1-2分钟,350ul/每孔,甩干。
4、每孔加检测溶液B工作液(同检测A工作液)100ul,37,60分钟。
5、温育60分钟后,弃去孔内液体,甩干,洗板5次,每次浸泡1-2分钟,350ul/每孔,甩干。
6、依序每孔加底物溶液90ul,37避光显色(30分钟内,此时肉眼可见标准品的前3-4孔有明显的梯度兰色,后3-4孔梯度不明显,即可终止)。
7、依序每孔加终止溶液50u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终止液的加入顺序应尽量与底物液的加入顺序相同。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底物反应时间到后应尽快加入终止液。
8、用酶联仪在450nm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光密度(OD值)。在加终止液后15分钟以内进行检测。
三、应用
用于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和谷氨酰转移酶(GGT)预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价值研究:
通过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的危险因素,探讨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和谷氨酰转移酶(GGT)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无脂肪肝的健康体检者335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后每年随访一次,连续3年,检测其基线水平及随访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1,-谷氨酰转移酶(GGT)、尿酸(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
结果:(1)3年后发生NAFLD的人群,其基础甘油三酯、TG/HDL-C、γ-谷氨酰转移酶较未发生NAFLD组高(P<0.01),而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谷草转氨酶、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2)TG/HDL-C、GGT对NAFLD的发生有一定作用,TG/HDL-C以及GGT较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空腹血糖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TG/HDL-C的曲线下面积为0.723,面积的95%可信区间是(0.632-0.813),GGT的曲线下面积为0.753,面积的95%可信区间是(0.661-0.846),当TG/HDL-C比值为1.3962,而GGT在28.0U/L时对NAFLD的诊断具有一定意义。
结论:(1)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和谷氨酰转移酶(GGT)可以预测NAFLD的发生。(2)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G/HDL-C)和谷氨酰转移酶(GGT)可作为早期诊断NAFLD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