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槲皮素的生产方式与应用及发展前景!

(2022-03-16 13:10:57)
标签:

方法

技术

应用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槲皮素的生产方式与应用及发展前景!

 


一、概述

 

槲皮素又名3,3,4,5,7-五羟基黄酮,分子式为C15H10O7,属于黄酮类化合物中的黄酮醇类。槲皮素为黄色晶体,熔点为313~314,可溶于冰醋酸、乙酸乙酯、丙酮等溶剂。槲皮素是大量存在的黄酮类化合物,多以苷类形式存在,广泛分布于植物的花、叶、果实,在中药,蔬菜,水果,以及红酒中含量较高。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槲皮素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糖、降血脂、降低血压、免疫调节作用和抗人类免疫缺陷(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病毒等作用;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对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二、生产方式

 

1、天然提取分离

 

由于槲皮素在植物中含量只有千分之几到万分之几,且提取分离较难、成本高,因此,直接从植物中提取槲皮素在生产实用性不大。但在分析、鉴定黄酮类化合物或制备分析纯样品时,要用到槲皮素提取分离技术目前,从槐米中提取槲皮素的实验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必做实验。实验以槐米为原料,用碱提取酸沉淀的方法,得到芦丁后以质量分数为2%的H2SO4水解纯化即得。

 

2、酸水解法

 

槲皮素的芸香苷(芦丁)在自然界分布广发,含量高,如槐米中含量高达20%以上。从槐米中先提取芦丁,再经过酸水解后生成槲皮素,这种方法生产上是可行的。芦丁的提取方法主要有碱提酸沉法、有机溶剂提取法、浸渍法,其中以碱提酸沉法最实用。选择0.05%NaOH溶液煮沸20 min,趁热过滤,同法提取4次,得到芦丁的碱水溶液,加酸使其析出,过滤后再加酸使其水解而得到不溶于水的槲皮素,过滤、水洗、干燥而得到槲皮素固体。

 

3、酶转化法

 

采用酶法水解芦丁大量制备植物中含量较少的槲皮素单体,操作简单安全,整个过程经济适用,产量大,适合工业化生产,并且产物纯度>90%,可以满足食品和临床应用需要。因此,酶法转化无疑是一种极具前景的制备方法。

 

三、应用及发展前景

 

1、抗癌作用

 

槲皮素对多种恶性肿瘤如卵巢癌,胃癌,肝癌,结肠癌,乳腺癌等均有疗效。槲皮素可以通过诱导癌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生长与增殖,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来达到抗癌的作用。在乳腺癌中,有研究表明槲皮素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以抑制乳腺癌的增生。多种物理化学致癌因素均能使机体组织产生自由基,自由基易富集于脂质的细胞膜周围,当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引起脂质过氧化,并可直接作用于嘌呤和嘧啶,使细胞DNA解链断裂,从而诱发癌变。槲皮素是有效的自由基捕获剂和抗氧剂,因而具有抗癌作用。槲皮素可与Cu2+ 、Fe3+ 及Mn2+ 结合,通过影响金属离子的体内平衡,改变细胞内氧化状态从而达到抗癌的目的。

 

2、抗病毒作用

 

研究表明槲皮素可以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槲皮素抗病毒的作用发生在病毒感染的过程中,直接作用于病毒粒子,直接阻止病毒与HA蛋白反应进入宿主细胞这一过程。研究表明麻杏石甘汤中槲皮素、山奈酚等核心化合物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中发挥了抗炎,抗病毒,免疫调节等作用。

 

3、抗炎作用

 

引起炎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炎症介质是炎症发病机理的重要环节。阻断或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就能够缓解炎症。研究表明槲皮素有抗炎作用,通过抑制磷酸激酶C(PKC )的活性及转运,强烈拮抗Na+内流,从而抑制组胺、前列腺素DZ等炎症介质的释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