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叔丁基过氧化物的作用与用途及注意事项!

(2021-04-19 13:11:59)
标签:

作用

知识

用途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二叔丁基过氧化物的作用与用途及注意事项!

 


过氧化二叔丁基Di-t-butyl peroxide),又称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引发剂a,硫化剂dTBP,无色至微黄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与苯、甲苯、丙酮等有机溶剂混溶。有强氧化性,易燃,常温下较稳定,对撞击不敏感。

 

一、理化性质

中文名称:引发剂A

英文名称:Di-tert-butyl peroxide

中文别名:二叔丁基过氧化物; DTBP; 过氧化二叔丁基

英文别名:tert-Butyl peroxide; Dibutylperoxide; DTBP; Trigonox?B

CAS号:110-05-4

EINECS号:203-733-6

分子式:C8H18O2

分子量:146.23

InChI:InChI=1/C8H18O2/c1-7(2,3)9-10-8(4,5)6/h1-6H3

熔点:-30

密度:0.796

沸点:109-110

闪点:34

水融性:immiscible

用途:广泛用作不饱和聚酯和硅橡胶的交联剂、单体的聚合引发剂、聚丙烯改性剂、橡胶硫化剂等

 

二、作用与用途

1、用作不饱和聚酯和硅橡胶的交联剂,还用作聚合引发剂。理论活性氧量10.94%,活化能146.9kJ/mol,半衰期218h(100)、34h(115)、0.15h(130)。 本品与还原剂接触或受冲击会爆炸。闪点18,易燃,其蒸气和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能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

2、广泛用作不饱和聚酯和硅橡胶的交联剂、单体的聚合引发剂、聚丙烯改性剂、橡胶硫化剂等。

 

三、合成方法

1、将222g叔丁醇和140g 70%的硫酸加入搪瓷反应釜,搅拌混合并冷却至2~-8。在激烈搅拌下,于90min内滴加入126g 27%的过氧化氢和400g浓硫酸,加完后继续搅拌3h。静置分出油层,用60ml水洗,再用3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除叔丁基过氧化氢,最后再用水洗。加硫酸镁干燥、过滤得成品。

2、于装有搅拌器、温度计、滴液漏斗的反应瓶中,加入叔丁醇222g(3.0mol),70%的硫酸140g,搅拌下冷却至-2~-8。慢慢滴加27%的过氧化氢126g(1.0mol)和400g浓硫酸(4.0mol),约1.5g加完。加完后继续搅拌反应3h。分出油层,水洗,再用3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去叔丁基过氧化氢,而后水洗,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得过氧化二叔丁基。

注:理论活性氧含量10.94%。与还原剂接触或受到撞击会爆炸。制备和使用时应注意安全。

 

四、储运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库温不宜超过 30 。保持容器密封。应与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107 5.2

 

五、使用注意事项

1、健康危害

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

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立即将物质从皮肤上擦去。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如果皮肤或眼睛接触该物质,应立即用清水冲洗至少20min。

吸入:移患者至空气新鲜处,就医。如果患者呼吸停止,给予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困难,给予吸氧。

3、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极易与许多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储存时能形成不稳定和危险的过氧化物。受热、摩擦或接触还原剂、硫氰酸盐、有机物、可燃物或受到污染,可引起爆炸。防止容器受到震动、受热及摩擦。会引起静电积聚而点燃其蒸气。

灭火方法:能助长火势;能快速燃烧,有闪燃的效果。蒸气比空气重,易在低处聚集。封闭区域内的蒸气遇火能爆炸。储存容器及其部件可能向四面八方飞射很远。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使用干粉、泡沫、二氧化碳、大量水灭火。使用雾状水冷却容器。衣服沾染了本品可能着火,立即用水冲洗。

4、个体防护

高于NIOSH REL浓度或尚未建立REL,任何可检测浓度下: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逃生:装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呼吸器、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