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研究技术有哪些?
(2019-08-16 10:11:01)
标签:
微生物的研究技术教育文化 |
分类: 百欧博伟生物 |
一、显微
工具是人类器官的延伸。要观察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没有适当工具是不可能的。前面所说的列文虎克用显微镜揭示微小的生命世界之前80多年,有个叫杨森的荷兰人已经制造出显微镜,而且在列文虎克之前,英国人虎克已经描绘过显微镜下长在皮革上的兰色霉菌的形态(图1),不过,看到细菌、原生动物等活的微生物,并把它们的运动记录下来的第一人是列文虎克(图2)。随着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显微镜经过300多年的改进,2013年已经是林林总总,形式多样了。但从功能上说,无非是从器具和观察对象两方面着手提高放大倍数和增加分辨细微结构能力。在器具上,包括选择投射于物体上的波束的性质及为便于观察而不断改善操纵装置;在观察对象上,则是如何突显待观察的部分。波束有光波和电磁波,用光波的叫做光学显微镜,用电磁波的叫电子显微镜。
光波只能对大于其波长的物体造象,可见光的波长大约是0.4—0.8微米,所以光学显微镜不可能观察到小于200纳米(0.2微米)的物体,2013年的光学显微镜放大和分辨效率已经越来越接近其极限,大约可以将对象放大2000倍。电磁波的波长是光波波长的十万分之一,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以达到百万,可以分辨十分之一纳米。这样,不仅可以看到细胞中许多细微结构,还能观察分子的形态。
二、无菌操作
显微镜技术问世而使人类开始认识了微生物,然而在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和功能有所知晓之前,微生物学并没有诞生。促使微生物学迅速诞生的,是无菌操作技术和纯种培养技术。在1861年,伟大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对于微生物学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巴斯德用一个有长颈的圆底烧瓶装上肉汤,如果就这么放着,几天后肉汤便浑浊发臭了,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里面长了许多细菌。如果把长长的瓶颈用火焰烧成弯曲状,虽然瓶口还是和外界相通,氧气可以自由出入,可是肉汤放置很长时间也不会变浑浊。如果把里面的肉汤从弯曲处往瓶口倾折,让液体接触瓶口,再让液体流回瓶中,几天后,液体又变浑发臭了。巴斯德这个实验充分说明,肉汤之所以变浑发臭,是肉汤里面的细菌繁殖造成的,如果加热杀死了肉汤里面的细菌,又不让外面的细菌进去,肉汤就不会有细菌生长。液体和瓶口接触后,因为空气中的尘埃和细菌沾在瓶口,通过肉汤进入瓶内,所以几天后会变浑发臭。而且,烧瓶尽管有弯长的颈,可是瓶口是和外界相通的,空气可以自由进入,所以可以保证里面有氧气,所以不是没有氧气而使细菌不能生长。
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伦敦的一个研究所中,还一直保存着19世纪后期为否定自然发生论所用的的一些陈年肉汤,它们在70年后依然清亮如故。巴斯德这个简单但是具有说服力的著名实验,证实了微生物只能从微生物产生而不能自然地从没有生命的物质发生。从此,人们开始认识到无菌操作的重要。灭过菌的物质在适当保护下将保持无菌状态,除非有人去感染它。巴斯德奠定了这个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
三、纯种培养
自然界中,各种微生物之间并不是离群素居,彼此老死不相往来的。在任何天然环境中,都有多种微生物共同生活。土壤是微生物的大本营,1克普通的菜园土中就有数百种微生物,个体数量可能超过上亿。连人的口腔中也有几十种细菌。由于巴斯德对葡萄酒变质的研究,人们认识到某种微生物和物质的某种化学变化有直接关系,酵母菌可以把葡萄酒里的葡萄糖变成酒精,醋酸细菌可以使葡萄酒变酸。
巴斯德和其他一些学者的工作又证明传染病是由某些微生物感染所致。既然每种微生物有不同的形态和生理特征,它们在自然界的作用和对人类的影响也必然有差异。我们要了解某种微生物对于人类有害还是有益,或者2013年与人类还没有什么特别密切的关系,就必须单独把这种微生物分离出来研究。这就是在无菌技术的基础上微生物学的另一项基本技术——纯种分离技术。